适时 适度 适切
2015-09-10鲍宗武
鲍宗武
[摘 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时不时有某“教学方法”流行。一些教师不加思考分析,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地追随。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保持教学的“警觉感”,有适时的选择勇气、适度的放弃勇气和适切的教学勇气。这样,才能在“眼花缭乱”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教学勇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24
在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流行。正如对“名牌”的追随,不论是否真正认识其价值,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地去使用,唯恐被排除在潮流之外。帕尔默认为“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因此,对某些所谓的时尚“教法”,与其违心地、痛苦地追随,不如真诚而坦然地放弃!这表明教师是一个思考者,也是一位具有勇气的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要保持教学的“警觉感”。具有强烈教学警觉感就意味着有很强的思考能力、个性的判断能力和独特的价值取向。针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教师应当有选择的勇气、放弃的勇气和强烈的教学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眼花缭乱”的语文课程改革。
一、选择的勇气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气质相融,即文本气质、教师气质与学生气质融合在一起,演绎出课堂的精彩。要达到这样境界,就要看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冯骥才先生的《花的勇气》一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主题中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主题的第一篇是吴玉楼的《触摸春天》,定位于用心表达生命之美;第二篇课文是美国的琳达里弗斯的《永生的眼睛》,定位在给予创造生命之美;第三篇是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之美;而《花的勇气》,显然表达生命的力量与震撼之美。虽然同是“生命”主题的文章,但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同。作为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定位文章,重新审视文本,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便是选择目标的勇气。
《花的勇气》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引入,到课文“维也纳四月的三个画面”,最后延伸到课外推荐“维也纳的三个画面”,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要对文章中深邃的语言与深刻的内涵进行选择与重组。在梳理作者情感变化之后,教师引领学生聚焦到“草下藏花”和“雨中开花”这两个画面上。教师先引领学生对这两幅画进行理解、品读、拓展,再进行有顺序、分类别的表达训练。这样教学扎实而有效。教师从教学内容选择入手,可以对“冗繁”的教学内容进行“减法”,这是语文本质的回归,是一种教学勇气的充分体现。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得其味,更要懂得先抑后扬的节奏。课堂如音乐,有起承转合才是上乘之作。
同样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内容、不同文体使用的策略是不尽相同的。一旦选择不当,就会使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两难境地。如,批注式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时,王彧钊老师结合略读教学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朗读、批注等有效的手段,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背景音乐中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理解、欣赏课文语言;同时,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展现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些教师教学儿童诗《四季的脚步》同样也用批注式学习,甚至教学《七律 长征》也使用批注的方法。诗的特点是有诗味、诗情、诗境,对儿童来说朗读背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从另一个角度看,真正的批注是阅读体验之后自然的“由入到出”的过程,也就是读懂之后的升华、鉴赏与品味。而一些语文课堂中的批注是为了读懂去“批”、去“注”,从根本上违背了批注的本义。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甄别与选择,不能人云亦云,追寻时尚潮流,而应理性思考,从学段的要求、文体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审时度势,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这体现着强烈的选择勇气。
(三)学习方式的选择
学习方式的选择也体现着教师的选择勇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当代课堂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需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需要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样是仿写,使用得当与否,体现教师的教学修养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四季的脚步》一文时,教师引导孩子充分发现文本的形式秘密。且不说对文本语言结构的认识与二年级的教学要求相距甚远,接下来要求自由仿写句式更是不顾实际情况。从结果上看,学生大多是低级的仿写,既脱离文本的语境,又生硬难咽,索然无味。正像史绍典先生所说的:追求一种简单的“学了就要用”,追求一种立竿见影式的所谓迁移,学习了《胡同文化》,就让学生写外滩文化、弄堂文化……我们讲学习的迁移,但绝不是这种形而下的对号入座。对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学习方式的选择是要认真思考的。而另一位教师同样教学儿童诗《春的消息》,要求学生仿写第一小节,内容是整合原文的句子,形成新的一段有语境的文句:“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____(雨,滋润了广阔的大地);____(雷,唤醒了地下的小草)。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这样结合语境的仿写形式,符合整体观照的原则。它可以朗读成诵,效果极佳。
二、放弃的勇气
(一)放弃教师的主体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是以师为本。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放弃传统意义上主体地位,做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点拨者。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放弃,就意味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表面上看,教师在课堂只是“闲庭信步”,而实际是在有序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它体现着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教学《花的勇气》一文,课始,教师先让学生自学“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以两个画面为主体,进行批注并交流。这个环节让孩子们静思默读,自读自悟5分钟以上。这样,学生获得了个体层面上的完整阅读。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点拨与指导。课尾,教师让学生想象说话和拓展阅读。这样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进一步增强,使语文课堂充满张力,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和放弃教师主体的勇气。
(二)放弃文本的精美
真正精品的文本,值得教师“教”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以说是“路不拾遗”。正是如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全盘地传给学生。智慧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文本最主要的语言特点,适度地放弃文本的精美。冯骥才先生的《花的勇气》一文是短小精悍之作,作为节选的文本,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从文本的整体上来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力量与震撼之美。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却放弃了对这部分的深入体会,引导学生感悟花的勇气在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感悟勇气的力量。同时,教师以此作为情感渗透点,将对文本中的两个画面的品读、理解与拓展作为语言训练点,可谓棋高一着。
同样,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带领学生感受文章清丽的语言和文字中流淌的童年甜蜜,品味萧红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故乡、对祖父的无限思恋。武老师的教学大致围绕茅盾对原著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七次提到祖父,可见祖父在她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可见,教学思想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只有放弃文本的部分精美,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这样,教学关系就简单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教代替了学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好奇转变为专注的学习态度。美国心理学家追踪研究50年,结果证明人的成就大小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进取心、恒心、信心、意志、毅力等学习心向差异。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等情意因素。可以说,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问题为牵引展开文本的探索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方向。这种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体现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三、教学的勇气
(一)由淡到浓的教
真正的教学智慧是由淡到浓、先抑后扬。《花的勇气》一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这种情感变化也是由淡到浓的:从失望、吃惊到遗憾,再到惊奇与震撼。教师要把握这一特点,引入画面,引导学生感受画面、拓展画面,最后书写画面。这样教学一气呵成,由淡而浓,令人回味无穷。
教材中的文本本身都讲究起承转合。如,《伯牙绝弦》一文,讲述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全文共77个字,5句话。第一句为起句;二、三、四句是承句;第五句的“子期死”一句是转句,最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及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为合句。这样的语言,形式上凝练典雅、抑扬顿挫,思想上由浅入深、渐进而生动,读来令人沉醉其间、荡气回肠……教学时,可缓入文本,以读为手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情境;进而深入文本,体会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境界与文本的情境,体会知音两相和的愉悦,最后感受“破琴绝弦”的悲痛结局。
(二)由浅入深的学
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的学指的是学习知识、学习语言要由浅入深。如,教学《花的勇气》一文,教师引导学习流程,从阅读提示语开始,引导提炼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借助课文情感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作者所见所闻与心情联系起来,并通过探究文本的情感变化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在两个重点画面的教学中,一个扶为主,一个放为主。前一个画面深入地读,体会小花的颜色多、形态美、数量多;接着,体会文本的情感——惊奇;最后,深入的朗读表达,定格画面,让学生进行迁移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以说,由浅入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标题对三个事例进行概括训练。教学过程是这样的:一是读第一个事例,请学生用两种方法概括小标题;二是让学生比较两种概括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三是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概括第二个事例。这样的教学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
(三)由入到出的得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则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是出书法。”独立研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入”得教材,解得其中的内涵和意蕴。文本研读是发现文本内容的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入”味其中,体验徜徉其间,又“出”得自然脱透。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出”,即让学生在情境中表达,发胸中之意,写心中之语。表达语言只有发自内心,才是真正意义的读书之法。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指向学习的目标,即语言的运用为目标,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文本的语言进行表达练习。
曹明海先生认为,好的课文就是一个营构系统,是生态的,是平衡的。他的意思是文学作品只有依据一定的艺术秩序,文字才能表达特定的情感,描述生动的形象和内在的意蕴,才能构成一个作品完美的艺术机体。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入”得自然,课堂对话、文本意蕴与师生情感的高峰体验在课堂里和谐融洽。这样,教学就可以真正地为“出”服务,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沈桂芳,金洪芹,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娄小明.解放内心的勇气——读《教学勇气》有感[J].江西教育.2010(16).
[3] 王闻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美国“教学勇气”项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4] 张晓玲.迷茫中的教学勇气[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5] 叶黛亚.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J].文学教育(中),2010(05).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