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突破口的选择和设计例析
2015-09-10黄大明
黄大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纷繁的阅读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从源头上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无遗憾地看到,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仍十分严重。苏教版教材阅读教学任务相对较重,教学实践中为了赶进度经常走马观花,一无所获;而精耕细作又往往出现与课程目标相差一段。如何在质与量上都能让阅读教学有所保证呢?教学突破口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一、纲举目张——从标题入手提纲挈领
(一)分解标题、点面结合
标题往往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分解标题,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既能切中肯綮,又能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挖掘。
如执教《桥边的老人》,紧紧围绕题中“桥边”和“老人”这两个关键词设置教学环节,以“桥边的老人”为主问题带动对文章内容、情节及形象、主题的解读,以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子问题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到文中找相关语段进行体会表达,整个教学连贯流畅。
题为“桥边的老人”,老人肯定是文本解读的一个重心,所以,首先抛出问题:①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有着怎样处境的老人?学生锁定相关段落,概括出“无依无靠,只有几只动物相依为命,年老体弱,战争即将爆发,又要背井离乡”等,把握了老人的“不幸”形象。然而仅仅这样,形象并没有什么独特性,所以紧跟一问:②这样的处境中老人有着怎样的言行?学生发现老人反复说着“那时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对动物念念不忘,一直坐着不愿走,就会感觉到这一举动反常不可思议。紧跟的这一问掀起了学生认知的落差,搅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会生出疑惑: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教师便可趁机引导学生揣摩体会:③这样反常的言行中反映出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从文本内容来看其心理的大部分空间是“矛盾与痛苦”,此环节中即可引入海明威“冰山理论”,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独特的语言艺术。然后便自然过渡到对文本主题的赏析:④从文本看内心这样矛盾与痛苦的根源在哪里?而此问题自会牵引学生去关注小说对场景的描写:法西斯挺进,战争的幽灵徘徊逼近。
标题为一偏正结构,所以围绕标题还有一重要环节:⑤为何作者要将这样一个老人的故事地点安排在“桥边”呢?以及由此衍生出另一疑惑:⑥又为何将故事的时间安排在复活节的前一天?这两个小问题有点探究的性质,前者可能要联系其他文本如《药》或者《茶馆》中“茶馆”这个地点安排的艺术性,后者需要了解“复活节”的常识,但也都是立足于文本的子问题。前者引导学生感受对话发生的可能性——各种人都在这里相遇;更加体会到人物遭遇的悲剧性——过桥与不过桥结果都是死亡,前者为心死后者为身亡。后者让学生感受作品更深的悲剧性——在象征希望与重生的复活节,在象征友善、爱的礼拜天,老人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爱与善,只能等着走向死亡,与祥林嫂死在人们的祝福声中如出一辙,增强了悲剧性,深化了主题。
(二)置换标题关键词语抓关键
如执教人教版《<名人传>序》的教学,开始就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根据罗曼罗兰的叙述“名人”可换作什么词语?这自然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此文中将这些名人当作什么样的人在写,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浏览之后就会发现可替代“名人”一词的当是“英雄”二字,然后就可紧绕“英雄”设计几个问题:英雄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为英雄作传?为什么认为贝多芬应居英雄的首席?自然引出对文本的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的赏析:英雄是历经磨难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时代需要英雄的气息;人们需要英雄的鼓舞;贝多芬苦难经历超乎寻常榜样力量也无与伦比。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二、以一驭万——把握住关键语段或语句
关键语句指内容上的主旨句,结构上的总起句、总括句、过渡句以及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是文章之纲领,是撬开文本的一个支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高屋建瓴,以一驭万,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提纲挈领抓总起句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第二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总起下文:第一个“对于”是就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而言的,第二个“对于”就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理论贡献方而言的,两个“对于”直指马克思人生的两个伟大贡献,构成整篇悼词的主体部分,抓住这两句就抓住了此文的筋骨,无论教还是学都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人教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首段中“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根据语言重心的不同自然读出两层意思:(一)双臂必须失去;(二)失去的必须是双臂而不是其他部分。前者统摄了前四段内容——失去了才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后者统摄了末两段——主体部分的缺损难以唤起人们美好的想象以及手臂给人想象空间最大。教学中我围绕这句话的两层意思组织教学逐一探讨,整个教学过程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瞻前顾后抓过渡句
“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讲析课文,平均用力不如攻其一点。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寻求到牵一发动全身的过渡句,便可化难为易,举重若轻。
执教《拿来主义》,从第七段开始分析,紧扣该段当头“所以”二字的因果暗示,由果溯因引导学生对该段前面部分的赏析,然后正面分析拿来主义者的态度,拿来的条件、意义等,中间开花水到渠成,这种方式将果与因,现象与本质,点与面,前后联结,整体感较强,结构周密而谨严。
(三)倒卷珠帘,由果溯因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末段“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全文实例的旨归,是理解所有实例的标签,以此为突破口可以避免教学的零散与琐碎。又如庞龙的《<宽容>序言》,可以抓住末尾“这个故事发生在过去,现在,但不希望是将来”由果溯因设问:说明什么?为什么?定会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直到最后水落石出。
另外如散文教学中的文眼、感情基调句、画龙点睛之笔都可以作为一个抓手。如《故都的秋》中的“北国的秋来得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凄凉”,《荷塘月色》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三、寻找画瓢的葫芦——言语的结构化处理
分析文本语言,找到其承载的内容的共同面,将其用一个固定的言语结构统摄起来,教学活动便规范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中,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而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生的认知自然也会明晰化、体系化。
如李凤莲老师在处理《我的空中楼阁》文本内容时,将其统摄于两个句式:……中的……是……的,恰似……;小屋的……是……的,而我却认为它是……的,前者统摄了小屋、山、树的关系,后者统摄了我对现实的艺术化的看法感受,最后揭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心境决定一切的散文主旨,从而使得散文教学富有质感的同时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在解读《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发现七个段落有六段均在阐述必须失去双臂的具体原因,受李老师启发,在设计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分组(每组两段)阅读这六段,以“维纳斯雕像只有失去双臂才能……”的结构造句,并谈谈对所造句子的理解。通过阅读,学生找出了作者的具体阐释,“获得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完成从个别向普遍的质的飞跃”,“获得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息”,“奏响无限可能的生命之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让人浮想联翩,玩味无穷”,既理清了思路,又锻炼了学生语言处理与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如在执教《祝福》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然后请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相关文字加以说明。这一覆盖全文的重点内容,很能诱发学生研读小说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研讨,最后明确了祥林嫂悲剧命运发展的过程:丽春之日,她死了丈夫;孟春之日,她被迫改嫁;暮春之日,她死了孩子;迎春之时,她一命归天。
四、抽理丝绪——以结构线索作为切入点
文章如织锦,经纬共生,教学时倘若能抽出其头绪,以此作突破口展开教学往往能化繁为简。特别是篇幅较长的叙事类文章,抓住文章的情节结构来设计教学往往能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
如课文《药》,人物关系复杂,事件发展复杂,时空转换跨度较大,小说命意较深。可以先明确时空转换:秋天后半夜(刑场), 当天清晨(茶馆), 当天上午(茶馆),第二年清明(坟场);再理出明线: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然后补上相应的暗线:夏瑜被杀——夏瑜的血被吃——夏瑜成为谈资——夏四奶奶上坟。最后让学生讨论明暗两条线索的关系及寄寓的深意。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带出若干个问题,一条线索把系列内容贯穿起来,富有整体感,举重若轻,化难为易)综合性强(情节人物,主旨一揽子解决)。
五、以人物形象入手创设情景化问题
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开始就抛出两个问题:如果在刘邦项羽中选,愿意以谁为知己朋友?如果到了出嫁的时候你愿意嫁给谁?显然需要学生对二者的性格有个清楚的把握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刘邦的知人善任、老谋深算、龌龊无耻、六亲不认和项羽的刚愎自用、自衿功伐、轻信寡谋、重情重义便在又只有在情节的对比和语言的分析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答案揭晓之时便是分析了情节、揣摩了语言、人物性格栩栩如在眼前之时。
以上列举的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在类似文本的教学中可以移植,但同一篇文章,教师个人素养不同,学生知识背景不同,文本处理也应该有些差异,但处理时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应尽量扬长避短,这样才能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龙游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