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茶花女“的性格缺陷酿成的自身悲剧
2015-09-10张星
张星
摘 要: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位美丽、善良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她虽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烟花女子的形象闪耀着圣洁的光辉。茶花女的原形阿尔丰西那·普莱西,同样是个命运悲惨的姑娘。然而,虽然身世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可以说,现实与小说向我们展现了有共同点又本质不同的两个茶花女形象。本文在小说世界与现实中的茶花女形象的比较、分析之后,以两个人物之间的命运及性格差异为切入点,力图揭示出主人公玛格丽特身上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劣根性。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最终以分手告终,既有外界因素,又有玛格丽特自身性格中无法克服的弊病,这些弊病才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只有充分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才能洞悉作者透过文字所要传达的真正思想与内涵。
关键词: 妓女 劣根性 悲剧 《茶花女》
一、小说《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
众多文学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善良、正直的妓女形象,在他们眼中,这些风尘女子同样拥有圣洁高贵的灵魂。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位住在秦淮河畔的女子,名唤李香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虽流落风尘,却才情动人。她与侯方域的情感之路走得曲折而壮烈。结识侯方域之后,她便闭门谢客、守身如玉。但是战争使他们劳燕分飞,李香君为爱四处流浪。基于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故事,孔尚任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大作,名为《桃花扇》。因为侯方域赠予李香君的爱情信物就是一把桃花扇。
在法国文学人物中,“茶花女”(本名玛格丽特,因随身装扮总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也算家喻户晓的一位红尘奇女子。
玛格丽特与年轻人阿尔芒(Armand Duval)的故事充满了浪漫、忠贞、辛酸与悲苦。作者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令人同情、生活充满磨难,最终抑郁而终的女性。她的美好没有换来美好的未来。
在她身边,没人真正爱她、关心她。
她的朋友普律当斯①(Prudence)如果初衷不是在茶花女身上获利,就会整日讨好她吗?那些金主们如果本意不是占有她,就会为她一掷千金吗?那些商人如果目的不是唯利是图,就会允许茶花女赊欠货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有人的嘴脸都在红颜香消玉殒的那天昭然世人。当绝望痛苦的茶花女不再能为他们带来利益之时,他们就不再需要带着伪君子的面具了。
最令人心碎的桥段当属玛格丽特奄奄一息时,她已经被弃之不顾,她的私人物品开始拍卖,周遭的人关心的只有如何瓜分她身后的财产。
与阿尔芒的爱情是她短暂一生中的唯一美好。他们曾经疯狂相爱,为了相守,玛格丽塔洗尽铅华,放弃城市一切,只望能与爱人白首到老。但是这份爱情不为世人和社会所允许,难道一入风尘就永远被剥夺了爱的权利吗?没人相信她能成为本分的良家妇女。她最终为了阿尔芒的前途委屈自己,再次投身风月场所。这份善良与坚忍为她镀上了圣洁的光环。
故事发展到这里时,我不禁思考她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他人的压力,还是来自自身的劣根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粗略地介绍这部作品。
一切开始于小仲马无意中参加了刚刚去世的一个年轻妓女的私人物品拍卖会。小仲马买下了她的日记,字里行间中充斥着一个人的名字:曼侬(Manon Lescaut)。他是年轻女子的情夫之一,而正是两人的故事奠定了《茶花女》这部小说的主线。
玛格丽特出身微寒,来到巴黎这座大都市寻求一片生存天空。但是苦无一技之长的弱女子只能卖笑为生。在这种空虚的日子里,她迎来了一缕阳光。年轻人阿尔芒对玛格丽特(别名茶花女)一见倾心。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尔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律当丝向玛格丽特讲了阿尔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决定过普通生活,跟爱人长相厮守。但是阿尔芒的家人却不能接受她。阿尔芒自私、伪善的父亲把玛格丽特再次推入地狱,他软硬兼施地迫使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
玛格丽特此时为爱割舍的身影使她看来就如同黑暗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静静绽放。但这缕纯净的白色却抵不过黑夜的漩涡,最终消失不见。她用自我牺牲换取阿尔芒的社会地位和名声,这已经是风尘女子的最高境界。
可悲的是,直到玛格丽特去世,阿尔芒才通过她的日记了解真相,当初是自己的父亲像泼妇一样哭闹和威胁才让玛格丽特放弃爱情。这位可怜的女子妄图通过自己的成全获取别人的尊重,但是这份牺牲却获得引起阿尔芒家人的任何感恩甚至同情,只因为曾经的妓女身份切断了所有人对她付出真心的可能。
没人会质疑玛格丽特对阿尔芒真挚的爱,所以当她为了断绝阿尔芒对她的幻想,重操就业回到声色场所时,换来的只是阿尔芒的伤害和侮辱,每个人都为她心碎了。作者小仲马借周遭人的冷漠和虚伪衬托玛格丽特金子般的心。
在这一片同情声中,我却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玛格丽特自身的问题揭示于众。
二、现实中的“茶花女”
玛格丽特现实中的原型名叫阿尔丰西那·普莱西(Alphonsine Plessis),她貌美如花却一生凄苦。在她匆匆二十载春秋中,从没体会过真正的幸福。幼年清苦,父母以种田为生。母亲老实本分,父亲奸猾、自私且对家人暴力相向。十岁时,母亲不堪虐待,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自此阿尔丰西那承担起了家中和地里的活计。
在15岁时,阿尔丰西那远离故土来到巴黎这个大都会谋生。先在餐厅刷盘子,但是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美貌可以养活自己。所以她经常光顾巴黎大大小小的酒吧,而且得到了大批有钱人的青睐。很快她进入了上流社会,结交了很多朋友,俨然成了冉冉升起的交际新星。为了和过去做个了断,她把自己改名为玛丽。
阿尔丰西那曾有过很多情人:德·斯塔克伯爵,德·贝雷伯爵和小仲马。小仲马和其他崇拜者一样,将玛丽奉为女神。可惜在小仲马和玛丽相逢时,玛丽已经病魔缠身,到了咯血的地步。小仲马陪伴在玛丽身边,嘘寒问暖,这份悲天悯人的善良打动了佳人。因为她从未体会过被关心的感觉。两人的关系逐日热络起来,最终坠入爱河。
为了阿尔丰西那尽快康复,小仲马说服她搬到乡村,这段安逸的乡村生活如想象般幸福甜蜜。那么为什么他们最后分开了呢?小说中,玛格丽特的遭遇是真实生活的写生还是作者的想象?
小仲马在巴黎的生活可以说是纸醉金迷,他对阿尔丰西那的关爱是真挚的,但由于自身的生活背景,使得这份感情夹杂着猎奇心理和本能物欲。不过他们分手最主要的原因是阿尔丰西那沉醉于奢华生活不能自拔,不知疲倦地夜夜笙歌让小仲马入不敷出,她却不知收敛。小仲马的强烈占有欲不允许她结交其他金主,甚至和别的男人说话都不行,最终两人只能分道扬镳。小仲马对于这段感情是珍惜的,他在分手信中写道:“我全心爱你,奈何钱财有限。若接受你的爱,我却不够卑微。”②
小仲马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这部深刻反映当时社会尤其女性社会地位的著作,同时这部著作也带给小仲马无尽的荣耀。
三、现实和小说的差距
有人对《茶花女》作出以下评价:她是绝无仅有的、拥有金子般心的妓女。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她的悲剧,出身寒微却生就一副高贵典雅的气质,以至于人们从外表会误以为她来自上流社会。
现实中的原型人物阿尔丰西那没有经历书中茶花女的所有感情纠葛,从第三章开始就纯属艺术创作,而且她也没有“茶花女”这个别名。
小仲马被迫离开阿尔丰西是因为她沉迷享乐、不甘寂寞。因阿尔丰西那的自身缺陷而引发悲剧的这一事实在小说中有些蛛丝马迹。
1.生性放荡不羁
小巧而挺立的鼻子,鼻孔微张,像是因为对这物欲横流的世界过分饥渴才打开的③,这是书中对玛格丽特的描写。中国有句谚语:“相由心生。”玛格丽特健康又年轻,却自甘堕落而不是靠劳力赚钱,因为她不愿意辛苦又贫困地过活。
2.本质渴望金钱
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说:“我背负四万法郎的债务,一年要花掉十万法郎,多说无益。”④阿尔芒自述:“玛格丽特爱慕虚荣,不知节俭为何物。她邀我吃晚饭,要么在巴黎餐馆,要么在乡间小酌,饭后还要看演出,一个月花费两千五到三千法郎。原先一年的生活费现在只够维持三个半月。因此我要么债台高筑,要么离她而去。”
作为名噪一时的交际花,玛格丽特生活铺张至极。这一小资的生活习惯早已深入骨髓,由奢入俭难,玛格丽特有多少把握不会像阿尔丰西那那样偷摸结交其他异性呢?
3.迷恋欢场热闹
阿尔芒初遇玛格丽特的晚上,玛格丽特的朋友——普律当斯对阿尔芒介绍道:“我们每晚都出来聚会,有时她独自出门,但回家时会顺道来看我,她从不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觉。”⑤书中曾提到一位公爵愿意提供玛格丽特一切生活所需,条件是她脱离原先生活圈,过安分守己的生活,但是玛格丽特却背叛了他。
以上三点揭示了玛格丽特的自身缺陷,同时注定了她将一生孤苦,所以玛格丽特的一生际遇令人扼腕,又让人无奈。
四、结语
人无完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在因素决定外在因素,因此玛格丽特的自身缺陷不可谓不致命。
玛格丽特的故事流传久远,几百年来仍为人民所热爱,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读书不可尽信书,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才能更全面地解读作者和文学人物的内心。
表面上,玛格丽特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善良,但了解了茶花女的原型人物,那个与小仲马有着令人唏嘘过往的欢场常客,我们将能发掘书中为人忽略的细节。作者极力隐藏的个人情感将暴露,就像借着小仲马的眼睛重新阅读了这部著作。做了详尽调查之后再次阅读《茶花女》,不再为女主人公的命运而怨天尤人,诅咒那个吃人的时代,而增添了一份批判和无奈,批判玛格丽特的拜金和堕落,对她的软弱和幼稚无奈。
注释:
①普律当斯,是个过气的妓女。她在上了年纪之后经营了一家帽子店。她是玛格丽特的邻居,并且有目的地接近这位没有心机的姑娘,旨在刮点油水。
②http//:books.jzu.edu.cn/foreign/chahuanv/001.htm
③④⑤新索邦大学Henri Béhar教授批注的《茶花女》一书,1994:33,148,83.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学艺术中的妓女形象[J].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2]劳尔·阿德勒.巴黎青楼:法国青楼女子的日常生活[J].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顾汶光.绝代名妓[J].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LANSON.Gustare,L’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fran?觭aise,librairie Hachette et cie,1912.
[5]DUMA,fils,Alexandre.La Dame aux Camélias,édition présentée et commentée par Henri Béhar,professeur de littérature fran?觭aise à l’université de la Sorbonne Nouvelle (Paris III),publié par la musée Carnavalet,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