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边蜀刚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边蜀刚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初中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加,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为了培养高素质的21世纪新型人才,我们必须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重视对教科书的再创新,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力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强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高度集中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作为初中生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都还处于不断探索与总结之中,它与初中文化基础学科有很多不同之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十分广泛,计算机术语很多,各知识板块之间联系密切,经常是一损俱损,这就使初中生在入门时感到陌生难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我们必须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重视对教科书的再创新,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力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谈对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体会和思考。

一、重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的再创造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更新迅速的产业,可以说它的更新让人们瞠目结舌,而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编发和使用是长时间的,这就导致初中生使用的课本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在教材的使用上可以“一纲多本”。因此,我们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科书进行再编排,删减一些过时繁琐的知识,添加那些相应实用性强的新知识,使所教学的知识更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应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初中生有效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化和高效化。

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激发和调动孩子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积极探索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孩子们好学、乐学是探究新知的源泉,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的起点,缺乏兴趣的学习就不会有创新和灵感。

1.利用“首因效应”,激发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间接兴趣。

“首因效应”是学习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尤其强调“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认为第一印象的影响非常大,保持的时间很长,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有效利用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讲解指法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开始就讲解手指练习的要求和要点,那么学生不但感觉很累,而且不愿学,更谈不上练习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一会《金山打字通》,比一比谁的成绩最高,也可以和老师比赛。学生在这些游戏中很容易发现,要取得理想成绩就必须勤加练习指法。学生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既快又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更认真,更积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学生再玩这个打字游戏时就会感到轻松。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又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了信息技术新知。

2.通过“近因效应”有效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知的信息要比以前陈旧的信息对学生的印象能产生更强的作用。近因效应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依赖于他们的第一印象,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节课、每一教学环节都有效组织,更重要。

3.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讲解“认识键盘”时,我先提出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的特征。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标示,它的作用就是输入空格,同样有效讲解了换档键和Backspace的标示和作用。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了记忆。

三、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我们所设计和期望值时,教师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思维模式之中,而要积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给予他们发表想法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与我们不一样的见解,我们不要简单加以否定,而要积极引导他们分析观点,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既能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使他们树立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超级链接时,我先让初中生演示没有链接的幻灯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能任意播放指定的幻灯片吗?并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学生在书中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PowerPoint帮助……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这时教师进行有效点拨,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超级链接的方法。这样利用计算机本身独有的优势,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为他们提供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展现的机会,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

总之,初中信息技術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重视对教科书的再创新,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力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强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