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与VIS设计》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与有效实施的探究
2015-09-10林赛雅
林赛雅
摘要:在普通高中需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学生需全面又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构建怎样的多元开放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教学需求,这是普通高中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笔者从自身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实践出发,浅析课程内容设置及有效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选修课程;VIS;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041-04
课程开设背景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改革方案》提出: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要构建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同时,鉴于各级各类比赛中常设置有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赛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开设了《CorelDraw与VIS设计》选修课程。
CorelDraw是一款矢量图处理软件,适合用于VIS中各个组成要素的绘制和后期VIS手册的排版,所以笔者将课程命名为《CorelDraw与VIS设计》。
课程意义及目标
这是一门技术与艺术深度整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提供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与机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一套VIS,从中掌握VIS设计的概念、原则、方法与制作技能,并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应用技巧。
课程的有效实施
《CorelDraw与VIS设计》选修课程共设18课时。课程采用“先见林,再种树,最终形成自己的一片林”的理念开展教学。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全国、省级的各类比赛中优秀的VIS设计作品,了解整体课程理念及终将达成的学习目标全貌,再由浅入深地制作VIS中的应用项目,最终设计出VIS,并将之应用到各个应用项目中,编辑成一小套完整的VIS。
课程具体课时安排如下页表。
课程第一章意在让学生“先见林”,一睹该门课程的风采,让学生了解CIS、VIS等相关内容,通过欣赏知名企业及全国赛事中优秀的VIS作品,了解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是了解和体验VIS设计完成的过程,并最终设计制作出一套非营利性组织或活动的VIS。
第二章让学生逐步“种树”,层层深入地学习利用CorelDraw绘制VIS的各个组成要素。这一章学生既要学习CorelDraw软件的使用技巧,又要灵活地应用技巧绘制出VIS中部分应用物品,最终这些应用物品都将成为VIS手册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一章在内容设置上,看似纯粹地学习CorelDraw软件,实则每一课时都是围绕VIS展开,两者相依相存,逐步深入。
第三章是一个提升,但也还属于“种树”的过程——给自己的树设计制作一个独特的标志。当学生掌握了CorelDraw的使用技巧,再来设计VIS中的标志,会更加得心应手,设计出来的标志也更具含金量。
第四章意在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片“树林”。学生将设计绘制好的VIS的各个组成要素整合在一起,编辑、排版、美化,形成一本简单的VIS手册,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呢?
1.CorelDraw与VIS自然整合
课程包含CorelDraw和VIS设计两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在18课时内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并非易事,笔者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课程开设初期,在CorelDraw软件教学部分,笔者没有紧紧围绕VIS展开,课堂上用的范例、给的任务时而会与VIS无关,有些课纯粹为了教CorelDraw而设,虽然当堂课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整个课程目标所起的作用甚微。那么如何将CorelDraw与VIS两项内容自然而然地整合在一起,用尽可能少的课时完成新课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不能用CorelDraw来逐步绘制VIS中部分组成要素?这样每节课创作出来的作品将都是最终作品的一部分。后来逐步形成了现在第二章内容的设置,紧密围绕VIS完成CorelDraw的使用技巧部分的教学。
2.概念与实例有机结合
概念总是抽象难懂的,但它并非现象而是本质。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知的飞跃。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教师就要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从形象的实例中认识概念。例如,讲CIS和VIS等概念时,笔者辅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VIS”及近几年全国赛事中获奖作品“快乐学习体验中心VIS”“长沙梅溪湖VIS”等范例进行形象分析,学生便能轻松直观地理解各个概念。
3.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纯粹的理论学习枯燥而又乏味,很容易将学生拒之门外,学生若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理论知识,不仅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都会得到提升。例如,1.3企业标志设计,看内容简介似乎都是理论性的知识,但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标志让学生据此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既能切实掌握标志的分类,又能深入地了解教师提供的标志所蕴含的意义。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标志的草图,并阐明创意,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标志都蕴含着一定的内涵。
实践需要理论来支撑,而用理论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本课程CorelDraw软件部分的学习,貌似都是技能的学习,只需会实践即可,但倘若没有基于理论的理解,学生就无法自如地应用于创作。例如,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交、相减、焊接、结合,假如学生不懂各功能的意义,每次都得试一试才可知道效果,那么势必会导致事倍功半。又如,用贝塞尔曲线绘图时,假如不理解贝塞尔曲线的原理,学生将难以画出想画的曲线。
4.基于网络平台开展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给教学提供一种交互、开放、便利的环境,《CorelDraw与VIS设计》这门课程基于Web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展,让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在平台上教师可以开设课程、设立课时、上传课堂资料、管理选课学生、管理和评价作业、管理测验和查看测验分析数据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业、参与测验、查看测验结果及分析数据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更具系统性、直观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个教学助手,为学生巩固知识、课后学习及探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图1为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章节截图。
5.微课辅助教学
基于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笔者从互联网上筛选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微课,自己也制作了一部分重难点的微课,挂于网络教学平台上相应的课时下供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通过网络下载的微课,还是自己制作的微课,时长尽可能不超过5分钟,微课名称以知识技能点命名,微课内容精简扼要,主题突出。如此,学生既能快速找到自己想学的微课,也能耐心观看。
微课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源,但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微课给全体学生看,毕竟课堂上有教师,那么珍贵的一个师生当面交流的机会,怎能被微课取代?微课可以查漏补缺,可以用于巩固知识,可以是课堂学习的拓展与延伸,但无论怎样,微课适合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而非强制全班学生一起学。
6.模仿借鉴中创新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需掌握CorelDraw软件的使用技巧,更要学习VI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最终独立设计出一套VIS。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都是初学者,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地要欣赏、参考优秀的VIS作品。初学CorelDraw软件,甚至还会模仿已有的VIS,照葫芦画瓢,模仿得越像越好。模仿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的设计方法,提升审美能力,但仅限于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中需有自己的感悟、提升、优化,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可以吸取参考作品的某些元素与风格,取其精华,再加入自己的设计理念,重新设计形成自己的作品,绝对不可抄袭他人的作品。
7.作业评价系统激励教学
作业能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从学生的作业中能直接分析出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一个优秀的作业管理系统又是反馈作业强有力的平台。本课程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在该平台中包含作业管理系统,有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作业、作业统计、作品欣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功能。
学生上交的作业都会以缩略图形式在网页上直观呈现,学生可以相互鉴赏与评价作品,学生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评价是比较在意的,这样一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激励着学生认真、努力、用心去学习与创作。作业管理系统能统计每次作业未交学生的名单,以便教师找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基于Web的作业系统也方便学生管理自己的作业,可以下载、修改、删除,整理,图2、图3为作业系统截图。
课程实践成效
选择学习本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切实体验到了VIS设计的整个过程,了解了VIS设计的方法与原则,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那一片“小树林”——设计出一小套VIS,多位学生还在省、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获奖。
学生懂得了用CorelDraw设计绘制VIS,并能举一反三利用CorelDraw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社团的宣传海报、为运动会设计联盟服、寝室文化节活动绘制插画等。
结束语
《CorelDraw与VIS设计》这门课程内容及难度的设置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满足了不同潜质的学生有选择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课程的学习,对有些学生而言,也许只是多学到了一些知识与技能,或者只是激发了他们这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但对有些学生而言,本课程的学习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实用性与价值。学生通过课程的开展,将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付诸实践,让创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剑超,王剑白.VI设计(电脑美术与艺术设计实例教程丛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李鹏程.VI品牌形象设计(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陈青.VI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郭新生,张瑞娟.中文版CorelDraw图形创意与制作实例精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邵保国.突破平面CorelDraw X6平面设计与制作深度剖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唐盛昌.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科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