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5-09-10倪建英
倪建英
摘 要 采用情景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沿着孟德尔的足迹,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假设,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思考分析、构建模型、小组活动等建构知识,养成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分离定律 科学探究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分离定律”是浙科版教材必修Ⅱ的开篇之作,也是叩开遗传学大门的第一步。本课内容以紫花白花豌豆为例讲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学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现象的分析、假说、实验验证,最后提出了分离定律。本节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该部分内容是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以及减数分裂的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进化奠定基础,而且本身蕴含了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案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2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及已有生活经验,高二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有一些客观感性认识,但不知遗传现象的内在原因;学生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究欲望,但往往忽视现象背后的本质;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探究思维还不成熟。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说出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概述“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并能初步应用“假说—演绎法”对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假设、设计实验验证;概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杂交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2 能力目标
通过对“融合理论”的质疑和否定,树立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再现孟德尔思维过程,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建立假设和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F1出现紫花豌豆及白花豌豆消失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离定律学习树立生命世界可被认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感悟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爸爸去哪儿”中主人公Cindy(田雨橙)一家三口的图片(父:田亮,母:叶一茜),要求学生说出Cindy的相貌特征哪些与其父亲相同,哪些与母亲相同。通过较为轻松的情景导入,为本课创设了轻松的课题氛围,由此引出“性状”的概念,并介绍科学史上的“融合遗传”假说。即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融合,彼此不能再分开,故子代性状总是介于双亲之间,子代的后代中不再出现亲代的两种性状。随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融合遗传”假说进行思考。学生有的举出支持该假说的观点,也有举出不符合该观点的假说。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进行证明,并归纳科学探究的常用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即现象分析→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3.2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学实验
3.2.1 鼓励学生,建立假说,解释现象
教师介绍孟德尔身平、豌豆特点及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紫花(♀)×白花(♂)→紫花。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融合遗传”假说是错误的。
插曲:一位学生认为实验结果虽表现出紫花,但仍符合“融合遗传”假说。其观点为:子代虽表现出紫色,但也可能是紫色中融合了白色的性状,由于融入的白色性状较少,所以其性状表现还是更接近紫色,类似于蓝墨水瓶中仅混入了少量的红墨水,最后墨水颜色还是蓝色。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假说—演绎法”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说正确与否。最后学生设计实验如下,让F1紫花与白花进行杂交,将后代的紫花不断与白花进行杂交,若假设正确,随杂交次数增加,子代颜色趋向白色(好比是不断地将少量红墨水掺入到蓝墨水中,最后溶液成红色)。最后教师呈现F1紫花及F2紫花与白花杂交的实验结果否定该观点。
3.2.2 乘热打铁,探究现象,学以致用
教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学实验结果F1全为紫花,引导学生利用“假说—演绎法”建立假说,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紫花出现的原因。
问题:为什么后代都为紫花?
假设(解释): 。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与结论: 。
学生的思考的结果有:① 实验操作错误,去雄蕊时,雌蕊已完成受精。应重新进行实验,在雄蕊还未成熟时进行去雄,并严格按照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的步骤进行杂交实验操作。② 实验是偶然因素造成,应重新进行重复实验。③ F1性状由亲本中的母本决定(因为母本为紫花),应设计反交实验证明——P白花(♀)×紫花(♂),若后代为白花,说明假说正确。
教师呈现孟德尔的真实实验数据,说明该现象不是偶然因素或操作不当引起的,然后再呈现孟德尔的豌豆反交实验结果,排除观点③。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子代全为紫花性状是由其内部的紫花遗传因子决定。
探究二:白花性状去哪儿了?
问题:为什么后代没有出现白花的性状?(提示: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引导学生从遗传因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假设(解释): 。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与结论: 。
学生提出的假设有:① 白花的遗传因子消失了。实验设计:让F1紫花豌豆进行自交,看后代有无白花豌豆出现。若后代不再出现白花性状,则F1紫花豌豆中无白花的遗传因子。② 白花的遗传因子隐藏了,实验设计同上。若自交后代出现白花豌豆,则F1紫花豌豆中有白花的遗传因子,但该遗传因子与紫花遗传因子共同存在时,不能表现性状。当然,这一步涉及到的遗传因子,其概念较为抽象,且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体验,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铺垫及耐心引导。如在豌豆自花授粉中,教师强调紫花(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白花)性状,原因是其内部有紫花(白花)遗传因子。教师也可以直接呈现孟德尔的实验方案,让学生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3.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3.1 层层铺垫,化繁为简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接受F1紫花豌豆中仍有白花的遗传因子的存在的事实,且在产生配子过程中,白花遗传因子能与紫花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说明杂交后代中两遗传因子并没有相互融合,而是独立存在,进一步证明“融合遗传”假说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孟德尔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后代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且用其他相对性状进行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也都为3∶1。由此引导学生思考3∶1出现的原因。
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① 若显性(隐性)性状由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紫花(白花)基因用C(c)表示,则F1紫花豌豆的基因型是什么?亲本中的紫花豌豆的基因型是什么?② F1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中既有C基因又有c基因,两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相互分离,形成的含C与c配子的比例是什么?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的概率如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F1形成两种配子比例是什么?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3.3.2 构建模型,建立假说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分析配子比例。假设豌豆在形成配子中,产生C与c的两种配子的比例为x∶y。若雌雄配子受精是随机结合,则该比例为1∶1。
3.3.3 模拟实验,突破难点
师生在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离定律的核心假设:即F1可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比例为1∶1。教师设问,在满足配子比例1∶1的情况下,还要满足哪些条件,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接着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开展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比例相等的2种雌配子和2种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性状分离比。
实验分组:2~4人一组。
实验材料:红黑布袋各1个,每袋内有数量相等的两种颜色弹珠。袋中的弹珠分别模拟两种基因的配子,其中蓝色弹珠模拟C配子,白色弹珠模拟c配子。
实验步骤:① 从红黑布袋中各随机抓取一弹珠,模拟参与受精的配子是随机。② 记录配子基因后将弹珠放回原布袋,并将弹珠混匀。③ 分析配子组合形成的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④ 重复实验30次。⑤ 分析并统计各配子、基因型和表现型出现次数。⑥ 将各组学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教师根据实验结果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哪些因素改变会使结果偏离3:1?学生思考后回答:实验次数较少、非随机交配、某种基因型子代不能存活……
3.4 总结归纳
教师通过板书小结“假说—演绎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结果及孟德尔对现象的解释以及相关的一些概念。
4 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改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核心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建立假说。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唯书,不唯上,尽可能提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假设。如在本课中出现的小插曲就是学生开动脑筋,思维高度解放的结果。学生的想法有时出乎意料,但只要是学生认真思考后提出的,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期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必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