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教育信息化多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2015-09-10石义琦

中国教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南山区信息化学校

石义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我国教育信息化也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由原来的重硬件建设,已经转向以应用为中心,区域性地推动应用的“三度”落实,即广度、深度、效度,构成衡量信息化对教育发展服务效益的关键。近几年,南山区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探索区域泛在学习发展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深层次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本文以南山教育信息化改革实践为例,重点阐述推进教育信息化区域层面在多元发展机制方面的一些创新。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机制的建设背景

1.南山区教育信息化概况

深圳市南山区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以建设“大网络”、搭建“大平台”、服务南山“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主线。2009年年初,区域建成南山教育信息网综合服务大平台,通过“五网一库”“数据中心”“资源推送中心”“单点登录”“个人空间”等,在全国率先实现“三通两平台”基础建设要求。2014年9月底,全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实现有线无线“双网覆盖”。从2002年至今,南山区坚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特色成熟的应用项目,如跨越式课题、电影课、儿基会远程协作项目、视像中国、国际学校联盟,参与学校79所,几乎覆盖全区域,有效地推进各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深层次应用。

南山区在引进的基础上,坚持区域性原创应用项目探索,近10年来原创出4个应用项目,即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漫享南山、学习技能奥林匹克、校园No.1网络竞技。这四个项目均属南山首创,国内领先。2012年6月,南山区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同年12月,南山区又被教育部确认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重点开展“区域泛在学习发展机制探索”。

2.南山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山教育信息化实现两次跨越,即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从城市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跨越,支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软硬件环境也逐步形成,学习模式初见成效,但在支持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化发展没有配套的体制保障,使区、校管理脱节

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尚未被理顺,从区(县、市)教育局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脱节,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多数学校只是一个纸面上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应付上级督导评估,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规划形同一纸空文,没有进入学校行政管理决策层,校长意志仍主导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进程。部分学校校长对教育技术发展不敏感,甚至抵触,没有考虑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解放教师的教学生产力和学生的学习力。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迫切需要得到信息化再造。

(2)信息化应用未到达教育教学的核心业务层面

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研究的主阵地是在教学,教学领域的诸多业务不在教育信息化业务部门的职能范围内,信息化建设管理和业务应用存在瓶颈。另外,教师是变革教学、用技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在的很多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掌握是极度缺乏的,学校教师培训中也常常缺失这一内容,观念陈旧,技术落后,教法单一,信息技术未能真正起到变革教学的效果。

(3)信息化应用水平没有进入考核体系

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极不均衡,信息化应用没有进入考核体系,也没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各类学校考核、校长考核和教师考核评估指标中,信息化所占的比例极低,有的甚至没有。

(4)系统平台建设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不支持个性化学习

目前,区域教学支撑系统平台的建设现状,一方面,教学支撑系统平台建而无用,管理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学习者难以找到适合个性化需求的学习平台。主要是因为系统平台的建设者与学习者往往是脱节的,建设者不知学习者的需求,缺乏对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分析,学习者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和建设者进行沟通,以致建设者无法依据学习者学习风格和需要定制个性化学习平台。不同平台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标准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平台之间的数据流通,难以形成良性发展。

(5)学校技术支持力量不足

单所学校技术支持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技术更新过快与服务滞后的问题。目前,我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配备情况是,24个班级以内的学校配备1至2名,24至36个班级的学校配备2至3名,36个班以上的学校配备4名以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教师任务繁多,且缺乏团体研究氛围,导致他们凭个人力量很难支撑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服务需求。

二、区域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制

分析我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实践发现,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性推进,面临技术、人才和管理等各方面的挑战。为了满足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需要与保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提供政策支持与引领机制、学习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资源建设与推送机制、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多方参与建设与运维机制。

1.政策支持与引领机制,解决区与校工作脱节和推进不力的问题

为了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区各学校成立信息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指定一名中层干部担任中心主任,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应用和培训,以及和教育局信息中心的业务对接,以解决区与校工作脱节和推进不力的问题。

2.学习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解决学习支撑与信息安全问题

南山区教育局以区域为核心,根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就近接入、分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原则,借助政府的电子政务光纤,通过街道办对各学校进行就近网络接入的方式,建成覆盖公民办学校和公办幼儿园的“万兆到骨干,千兆到学校,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宽带互联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区公民办学校与公办幼儿园有线无线“双网覆盖”。

为了确保有线无线网络环境的安全可靠,除在各校部署有线无线网络服务和安全设施外,南山区还集中建设区域有线和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中心,对区内所有公民办学校、公办幼儿园的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无线POE交换机、无线AP等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同时,通过分布式的上网审计系统对实验班学生用机进行上网审计,区域审计中心统一监管。对教师和访客使用有线与无线上网,通过出口的审计设备进行实名审计。通过分布式部署与中心统一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类型的网络接入、各种形式的网络应用,均实现统一的互联网出口、统一的安全防侵害、统一的上网行为审计和统一的中心监控管理。

3.资源建设与推送机制,解决有效资源与自适应学习问题

南山区教育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中心,面向受众用户”的理念,建成统一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用户管理的综合服务大平台。该综合服务应用大平台,集教育管理平台与教学资源平台于一体,以“五网一库”为总体架构,包括“政务管理网、基础教育网、学科教研网、科研培训网、社区教育网”和“网络资源库”,使全区教师、学生、家长和市民都可以全方位共享南山教育信息和网络资源服务,实现政务管理电子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评价过程化、教育服务全民化。

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应用大平台,直接面向用户需求,首创六大类个人网络空间(个人首页),即局领导空间、局机关工作人员空间、校领导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对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网络空间,再按学段、学科等元素把每个应用系统的不同功能模块,按用户需求实行精细化授权与集成,实现系统功能推送、个人功能定制、个人界面定制、在线即时通信、个人工作区、个人关系区等功能,为南山区22万教职工、全体学生和家长提供实名个人网络空间,营造网上工作、学习、交流的个性化环境,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通”。

4.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解决技术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南山区实施教育信息化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行“1+1+N”的模式,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即培养一支教育技术名师队伍,组织一批学科技术导师团队,支持N个名师工作室建设。教育技术名师是在教育技术专业领域培养的一批具有高级信息化素养、优秀专业技术技能、能指导推动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学科技术应用的信息化领军人才;学科技术导师是在学校其他学科领域中,培养一批既具备较好学科专业素质,又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在信息技术某一领域有特别爱好或专业特长的,能够在本学科的教学中起到信息技术和学科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型名师。

目前,我区教育技术名师与学科技术导师培养对象共643人,其中教育技术名师120人,学科技术导师523人,并于2014年10月26日举行培养启动仪式,制订两年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安排。

5.多方参与建设与运维机制,解决技术更新过快与服务滞后的问题

南山区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投入、企业参与提供、学校购买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保证政府为基础教育提供必需、均等、公平的免费教育信息服务,并由专业机构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可选择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专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开展运维外包服务。

目前,南山教育城域网与综合服务大平台的运维,以及软硬件的维保服务都在尝试着服务外包。同时,还与教育专业公司合作,开展教育过程测量与评价,探索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我们不断总结这种管理模式和高效的运维响应机制,提炼总结运维服务外包经验,初步形成我区教育信息化运营维护外包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三、百花齐放的学科教学创新模式

目前,南山教育局在搭建好无线城域网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南山教育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科教学创新模式探索提供环境与平台的有力支撑。全区各中小学都在积极开展“泛在学习”实验校的建设,进行“基于无线网络的泛在学习模式探索”项目研究,已经有150多个班级开展学生自带终端(BYOD)的泛在学习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泛在学习的区域基本模式与学校的三种典型变式。

1.区域泛在学习的基本模式

根据南山泛在学习教学理念,将问题驱动、求知欲望、情境驱动作为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根据学习需求和情境进行内容推送,组织并呈现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个体自学,建构知识结构;开展协作学习,理解各种不同的解释;利用学习结果的分享与交流,进行学习反思和评价,构建泛在学习区域教学基本模式(图1)与学生学习基本模式(图2)。在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知识,丰富个体知识和外在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人与知识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增加和增强社会网络链接,使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加有序。

图1 “泛在学习”区域教学基本模式

图2 学生开展“泛在学习”基本模式

2.泛在学习实验校基于区域基本模式的三种典型变式

(1)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新授、家庭作业”的教学流程变为“家庭新授、课堂作业”。具体来讲,是将新授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视频,学生课前学习,课堂聚焦问题,师生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和组织练习。它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南山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四所小学、两所中学)正在积极利用无线网络环境开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通过近一年的探索,提炼出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图3)。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基本式或变式进行教学。所谓“三步”,指的是: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完成进阶练习—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五环节”指的是:课中梳理知识—聚焦问题—合作探究—综合训练—评价反馈。

(2)基于APP的创客式教学与游戏化学习探索

所谓“创客式教学”,是鼓励学生在探索、发明和创造中主动与协作学习,是“做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强调创造即学习。“游戏化学习”,是指通过参与符合大脑认知习惯的游戏进行学习,学习者在游戏中通过解决问题,克服挑战,使学习者在学科教学的游戏化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南山区后海小学等十多所学校,利用无线网络实验班开展基于APP的创客式教学与游戏化学习探索。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师生结合学科特点精选出一批免费、好用、易用的APP,用来开展丰富的创客式教学与游戏化学习。例如,交流工具有微信与微博等;思维工具有MindJot(思维导图)等;学科工具有数学之王、三分钟口算训练、Garage band、Sand Art等;创作工具有啪啪、Pottery(陶艺)、Sock Puppets(木偶短剧创作)等;实验工具有仿真实验等。

(3)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

所谓“个性化学习”,是通过对特定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发现和解决他们存在的学习问题,量身定制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效地学习。南山区向南小学等十几所中小学,利用无线网络开展基于多种智能教学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这十几所学校提炼出多种“一对一”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典型模式,主要有超市化教学式、学案导学式、差异分层教学式、探究学习式及主题拓展学习式等。例如,向南小学形成网络环境下“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笔记本电脑或平板教学的常态课堂。“四环节”即学、导、练、拓,在网络环境支持下,可表述为“网络四学”环节,即“网络自学、网络导学、网络拓学、网络展/互学”。网络环境下“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

未来的学习方式将越来越关注人性化,越来越重视用户的体验感,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服务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云计算、3D打印、仿真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为各类新型学习的推进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积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机制研究,才能保证各类新型学习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南山区信息化学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当“官”了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126例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