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摭议

2015-09-10刘德水

中国教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古汉语文言文言文

刘德水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尽管学术界对“学不学”“学多少”还有很多争议,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高考还在考,教师们总是不敢掉以轻心的。不敢掉以轻心,在当前,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不敢放。最近在不同地区听了几十节课,感受尤为强烈。教师上课畏首畏尾、战战兢兢,放不开、放不下;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又毫无办法。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凡文言必“串讲”,一个字也不敢丢掉。这个词是什么词性,当什么讲,那个词是什么词性,当什么讲,都要坐实。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哪一个“面”都不“到”。每个字、词都成了重点,结果是没有重点。有限的课时,只“串讲”一遍字、词就用完了,文章的意义分析根本谈不上,不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更谈不上品味其中包含的思想文化底蕴和智慧精髓。将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理解与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剥离开,必然导致阅读乐趣的缺失,当然会味同嚼蜡。课时不够,还要在课下加大练习量,学生的负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加重了,结果是师生都苦不堪言。

当然,这里并不是彻底否定“串讲”。“串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有一定价值的。记得当年周振甫、张中行两位先生曾主编过一套文言读本,命名为《古文名著串讲评析》。但这里的“串讲”,是把文章、作者、背景诸因素联系起来做整体观,沿波讨源,披文入情,以期既能深入领会具体的语言精妙,又不脱离文章的宏观大要,做到“执宏以观微,凭微以瞻远”。而现在语文课堂上的“串讲”,大多是古汉语知识在某一具体字、句上的坐实讲解。似乎学生不弄明白某个“之”字的用法,教师就不能结束教学。结果,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当“串讲”时不“串”,不当“串”时大“串”特“串”的情况,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那么,什么时候当“串”,什么时候不当“串”?其实就一个原则: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串”,理解的则不“串”。举个例子,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有一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学生如果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人不欺骗我”就行了,没有必要紧接着讲倒装句的知识。古汉语的语法知识,可以在学生见到更多例句后稍加介绍,即便不介绍也未始不可。倒是“古人”是指什么人,需要结合前后文加以“串讲”,因为,这对理解文章主旨很重要。如果学生连作者肯定了郦道元的考察而否定了寺僧的“以石相叩”这一点都不知道,这篇文章就白读了。

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之二,是课堂上大做“翻译”。教师“串讲”之后,便要求学生逐句翻译原文,这似乎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必备内容。当然,翻译很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句意的理解水平。但是,在具体技术上,并非每一句都能翻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易经》上大家熟知也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但是,很难用现代汉语将这句话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文言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化,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现代人有差异,因此,很多词汇以及语言形式,在今天都找不到对应的对象,全部翻译也就非常困难,尤其是一些典型的语言形式,如韵文、骈句,翻译起来都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便翻译过来,也大多会造成语言韵味的流失。学习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和学习外语一样,最高境界是用所学的对象来思维。一定要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理解,那是低境界、低层次的文言文学习。

可惜,我们的教师现在在课堂上做的,都是一些低层次的“翻译”。比如《崤之战》一文中,秦穆公派人斥责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带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表现出来,非下面的形式不可:“你懂个啥!老不死的,还活个什么劲儿!”这是理解文意之后的意译,能做到这一点,那是真读懂了。

可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是怎么翻译的呢?“你知道什么?你如果仅活到中等寿命,你坟墓上的树都长得很粗了!”如此翻译,苍白,无味,如同白开水一般。张中行先生的《文言和白话》中有一段记载,说过去有人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译文为:“二月二,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完澡,再乘凉,回途唱个山坡羊。”张先生称之为神译。要是放在今天的课堂上,准得挨老师的批评吧!

有人说高考也在考翻译嘛。其实,高考试题中的翻译,只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与真正的“翻译”还是相差很远的。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断句的形式。无论练习还是考试,断句,都是很好的形式,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文言形式的感觉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中国传统教学中极为重视这一形式。启功先生幼年练习文言阅读,就是点断了一部《资治通鉴》,书读完了,文言阅读能力也具备了。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之三,是大讲古汉语语法知识,却全然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了句意。如《勾践灭吴》一文中的“又郊败之”,学生都已经说出了意思是“又在郊外打败了他”,教师还要问:“‘郊’是什么词?”学生答:“名词。”教师继续追问:“在这里呢?”学生答不出,教师只好自己讲:“‘郊’是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败’,实际是副词。这是活用。”再如《鸿门宴》一文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一句,学生已经明白是“项伯曾经杀人,我救活了他”的意思,教师还要讲:“‘活’,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而且是使动用法,使之活,意思是救活……”课堂的大量时间都在做这种并无多大意义的工作— 一方面大喊课时不够用,另一方面却又在大量浪费课时,课时怎能够用?

其实,我们学习文言文,最终的目的是理解文意,懂得前人写作的意图,从中学习知识,了解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进而汲取智慧—这也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我们不是要培养古汉语学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读懂文章、理解句意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掌握那么多语法知识。有人会说,考试时要考,不学不行。其实,仅以大家都看重的高考论,也并没有考查这些东西。高考语文科目的文言阅读部分共六道题:推断实词意义,判断虚词意义、用法,判断补出部分是否合理,检索、筛选有效信息,根据文义判断正误,再加上后面的断句,都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是否把文章意思读懂了,考查的核心能力是“理解”,而非单纯的语法知识。

第四个问题,是用练习代替阅读。课上课下,投影、教辅、练习簿到处是;习题则加点儿词语、划线句子满纸飞。结果是鲜活的文章被肢解,成为没有灵魂的、支离的文言碎片。文言文教学,“言”的成分被过分夸大,而“文”的成分被不断压缩,以至于无。文化方面的积累,只在介绍作者、作品时捎带着显露出一部分。当然,文言文的学习,确实需要积累,但这种积累不是通过一篇文章完成的,尽管一篇文章里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因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文章,从来都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体。我们的语文课文,每一篇都是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到语言、修辞、逻辑等语言形式技巧,再到思想内容、哲理智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的。但是,学习的进程,绝不是把每一篇文章的每一点都讲清楚、学到家,这也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学习的规律。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长期的、不断的学习逐渐积累,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因此,希望一蹴而就,一篇文章就包打文言学习的全部天下,从根本上讲,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那么,应该怎样处理文言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呢?以下是一己私见,敢献芹暴,就教于方家同人。

1. 大胆取舍

学生能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及教辅材料,把课文大意读懂就可以。有个别不懂的句子,同学之间讨论一下,查查手头的资料,或者参考一下译文,能弄懂就行。如果还有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课堂时间,腾出时间来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2. 注重积累

在引导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但是,这种积累,一、不要脱离句意(具体语境);二、不要贪多,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出样例,告诉学生具体的积累方法,如制作卡片、编写资料等;三、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学会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四、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同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同,对词语的掌握程度不同,不必强求统一;五、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共享成果,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理念。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更重要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

3. 知识只作为阅读理解的工具出现

文言文教学,能不能讲古汉语语法知识?当然是可以讲的。知识绝不是坏东西,关键是什么时候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我的私见,知识应该在学生阅读理解出现障碍时,作为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的工具出现。或者在学生已经熟知一种语言现象时,对古汉语语法知识做一点简单介绍,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但这种介绍也应该着重于知识的运用,绝不能把知识概念的理解、记忆当作学习的目的。

4. 还原文言文阅读的本质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一样,必须进入到领悟文意、汲取智慧的层面。要在文化上、思想上使学生有所获益。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承载着一定思想、文化含量的作品。司马迁写《游侠列传》,是要向后人倾诉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对急人之危的侠义精神的赞美;《国语》记述勾践灭吴的过程,也是要告诉后人治乱的道理。今天的读者,尽管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也能在其中读出自己的感悟,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文言文,一定要上升到这个层面,读出历史经验、人生智慧,这才是最高境界!这样的阅读,学生自会兴趣盎然,绝不会感到索然无味。当然,这需要教师在业余大量地读书、思考,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把教材“吃透”。比如,读一读《史记》的相关章节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读一读《国语》的有关章节,后人对该史实的研究等,力求有一个比较厚实的“底儿”,这样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我们常说教师要把前面的精力腾出来,就是要大家做一些这样的“进修”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吃透”教材,就能够比较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一些随感,非以自道,但心向往之而已。愿与同人共勉。

(责任编辑:江丽莉)

猜你喜欢

古汉语文言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