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
2015-09-10陈素青
陈素青
摘 要: 不少的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事,其实不然,作者认为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说“的训练。
关键词: 问题 多说 多做 数学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让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阐述道理,就必须重视数学学习过程中“说”的训练。学生“说”了,也体现他已经“独立思考”了,而独立思维能力正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畅述问题,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说”的欲,使学生逐步养成想说、乐说、会说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敢于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考的方向,是思维的启动器。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产生问题的源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用量角器度量角时,有学生就问:为什么量角器的刻度分为内圆和外圆两部分?它有什么作用?又如:数学课本第八册练习二十六中有这样一道题:地球表面积是5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由于受知识面的限制,有的学生就问:地球表面积跟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有什么关系?诸如这些小问题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茅塞顿开,那种“摘到桃子”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数学知识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发现、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如在学生学习正方形四条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一特征。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四条边的长度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用一根红线与正方形的四条边比试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片先进行对折发现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对折发现邻边相等,由此可推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做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构新知。
其次,要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以往上课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老师的精讲是必要的,而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更重要。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抽象概括能力较强,也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正是充分发挥他们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有利时机。如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3:“朝阳小组养的白兔与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黑兔和白兔共有多少只?”尝试练习时,学生的思路很广阔,有的用按比例分配,有的用方程解,有的用分数除法来做,也有的转化为归总应用题解答。同学们都争着要上台发言,把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方法展现出来。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讲得非常好,俨然一位小老师,从而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学生在解释“围成”这一词时说得非常好,有的说:“围成是指没有一点空隙。”也有的说:“围成是指要首尾连在一起。”看,说得多形象、生动啊。不需浪费半点口舌,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六一”前夕,学校按每人10元给各班自行购买图书赠送给每个班级,充实班级图书角的书籍。我就请同学们担任学校购书采购员,调查图书市场,设计最佳购书方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星期天去书店进行调查。各书店在“六一”期间都实行了优惠销售,儿童书店与新华书店的书价相同,儿童书店的图书全部实行“八折”销售,新华书店是买5本送一本。学生调查后进行计算、比较,最后设计出了最佳的购书方案。这种贴近生活、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真正感悟到数学不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愿意学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后,要把“讨论”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有必要留时间让学生互相讨论。因为学生在畅谈自己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倾听各种意见,吸取别人的长处,让自己得到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有位同学说出了他的想法:如果把旗杆看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那么另一条直角边是在地面上的。量出地面上的直角边的长度就是旗杆的高度。可是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构成呢?我还没有想好,这时学生议论开来,心灵产生了碰撞,思维产生了冲动,创新的火花产生了。有一位同学说:拿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竖直地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等腰直角三角形板的斜边和旗杆顶端成一条直线,测量出观察者站的位置到旗杆底部的距离,再加上桌子的高度就等于旗杆的高度。而且,学生用同龄人所能理解的思路相互交流,更能互相启迪,达到统一共识的目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增强了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尽最大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讨论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价值,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参与讨论,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讨论”中起到“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