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5-09-10张贺培

考试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张贺培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优势,实现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正确定位,强调改变传统教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认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宰着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总是采取压制和强迫的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每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或是建议时,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否定,进而进行压制。长此以往,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被压制和扼杀。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实施,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可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够逐步实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优势,实现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正确定位。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改变传统教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认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宰着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总是采取压制和强迫的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每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或是建议是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否定,进而进行压制。长此以往,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被压制和扼杀。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打不起精神,学习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甚至于师生间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可见,传统教育教学的理念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将课堂打造为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高高在上的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压制。所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和实施,为改变这一落后的教育教学现状提供了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还课堂给学生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定位做了明确说明。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引导和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人所活动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是靠“听”就能够掌握的,而是要靠亲自参与实践才能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才是学生应有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让这些置身事外的看客和听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教学的面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绝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参与学生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紧张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是突出的。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新课程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必须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依托。学生只有在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下在能够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交往,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分享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在强压下进行的,而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实现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被压制,所以学生的学习才会失去动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

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果,不注重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研究的过程。知识的结果只会形成死的知识,只有经历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能力。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倾向,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过程,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从问题教学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从中发现问题、对问题展开思考。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