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语小说阅读教学的突破点
2015-09-10林英杰
林英杰
小说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小说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审美艺术展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展现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它凭着言而不露的教育意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搞好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然而,小说篇幅往往相对较长,信息量大,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也较多,如果老师想在一次教学中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那只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局面,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与混乱。
很多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析欲望,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轻松实现教学目标。这就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一子便能激活全局。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找准小说阅读教学的突破点,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易而难、辐射全篇的问题,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思维,直奔学习重点。
下面就小说阅读教学如何选取突破点谈些看法。
一、选取突破点的策略
策略1:着眼关键点
所谓的关键点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钥匙,它往往或明或隐地揭示课文主题,通常以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等形式出现。弄清这些语句,学生易提纲挈领,提高认识,一些具有难度的课文往往有明显的关键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点设计出统领全局的问题,就能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
教学《芦花荡》一文时,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会答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个特点,然后抓住文中这句话,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请结合小说中具体的细节来谈谈。学生结合相关情节,深入地评析人物。有说这是优点的,并举出课文中相关情节来证明,有说这是缺点的,也举出相关细节来阐述。教师接着设问:你怎样理解“过于”一词?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这里的“过于”一词,应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非常”的意思,另一个是“过分”的意思。这样,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老头子形象——有时非常自信和自尊,有时又过分自信和自尊——就立在学生面前了。
策略2:释放燃情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感悟及品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语文学科饱含感性激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体验,情感释放,情感交融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应善于抓住文本中最煽情的部分,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社戏》一文通过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表现了江南水乡童年生活的快乐以及乡村孩子的热情、善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故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大体情感,即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然后,我们可以抓住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再引导学生思考:豆是否好吃?戏是否好看?为什么要如此称赞呢?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情感思路了。
策略3:把握对比点
要想对教学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就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内部比较,还可在课文和课文之间比较,甚至单元和单元之间比较。在比较处提问,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能使其发散性思维获得较大进步。
《故乡》中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如何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有何用意?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故乡的描写,采用了对比。这样便突出了故乡每况愈下,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文章末尾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既是“我”对现实的不满,又是“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
在教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可设计“穿越”环节,让孔乙己和范进穿越时空,互换角色,引导学生构思可能出现或不可能出现的情节,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把握人物塑造与情节构思的独具匠心。
策略4:捕捉矛盾点
设置矛盾,借助留白,是小说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读者抓住矛盾并作必要地揣度往往能深入作者的内心。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这些矛盾点,甚至设置新的矛盾,适时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这样课堂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句子的矛盾切入。《孔乙己》是鲁迅最满意的一篇短篇小说,它情节巧妙、语言精练、思想深刻,为人所叹。文末“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一词看似矛盾。教师可让学生以此探究,并找出死或没死的证据。经讨论后,大部分人认为:孔乙己极度贫困又残疾,加上人们非常冷漠,他的死是可预见的。作者说“大约”只不过是没有亲眼所见罢了。学生在探究过程冷静与激情并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寻找文本矛盾点,或创设矛盾冲突,可激活课堂。
从叙事的矛盾切入。《台阶》一文的情节存在一个看似不太合逻辑的矛盾之处:父亲努力了大半辈子,新台阶终于建好了,然而父亲却高兴不起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这处矛盾。父亲在建好新台阶后并没有克服自卑,而他唯一自傲的力气也在修建台阶中耗尽,所以新台阶虽已修好,父亲却更自卑了。《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刻画,就是紧扣矛盾冲突的开展来描写的。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他处理狗咬人事件时对狗前后六次不同的称谓的丑陋嘴脸,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沙皇走狗的形象。
从情感的矛盾切入。《范进中举》一文,可引导学生从人们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情感变化的矛盾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何会发生这种情感变化?这种情感变化对文章主题有何作用?
策略5:探寻闪亮点
从解读文本入手,通过对一篇课文的特色的剖析,挖掘出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亮点,然后针对亮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教学方案的实施,引领学生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发现亮点,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可着眼于朗读教学、语言赏析、表达技巧、情感流露等。
语言赏析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找寻语言研读的平台,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语言亮点向文本更深处进发,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磁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揣摩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词句。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小说家张炜说:“动词是语言的骨头。”因此教师必须特别关注。如《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排”字的使用,让人感受到孔乙己寒酸又想摆阔的迂腐。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字的运用却让人们感受到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与前文“排”形成对比,一丝悲凉油然而生。
策略6:利用生疑点
古人云“学贵有疑”。从学生阅读过程的疑难处入手,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能迅速地激发学生释疑的兴趣,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民主与互动。
教读《杨修之死》时,对于杨修的死因,有人认为应归之于曹操,有人认为应归之于杨修,经学生合作探究后,又有新发现。
教读《孤独之旅》时,学生质疑文中对鸭子大篇幅的描写与主题有何联系?老师要善于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从鸭子身上能得到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寻找鸭群,体会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正是暗示杜小康收获了成长。
策略7:紧扣细节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感悟及品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一枝一叶总关情”,文章里的观点或问题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中的优秀作品往往一个词、一幅图、一个标点,或一个细小动作、一句看似不经心的话,都能体现作者独具匠心。教师可以在这些易被忽略又与主题紧密联系的细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品味探究。细节充斥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应设法让它发光发亮,照耀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
那么怎么找文章细节呢?从详写段落中找。详写段落往往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对表现课文中心起到主要作用,因而其中的细节描写较多。也可以从主要人物的言行描写中找细节。主要人物的言行能很好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性格和主要思想,因而作者会对此着墨较多。还可以从典型细微的描写中寻找细节。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粉笔字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其中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而下文神态方面的细节,我们很容易想到:面对国土沦丧的现实,韩麦尔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到这里, 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在读者心目中也更加高大了。
背景细节也不容忽视。只有讲清写作背景和题材背景,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中心。《孔乙己》落款为一九一九年三月,而开头却提到“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可推想那是清朝末年。弄清了这个背景,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选取突破点的注意事项
寻找文章的突破点,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而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选取教学突破点要注意:
1. “点”要小巧。往往突破点越小,越能引领学生如抽丝剥茧般游走于文本之中,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也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去突破重点和难点。
2. “点”宜激趣。教有法而无定法,好的突破点要力求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要能拓展思维,活跃课堂。当然也不能只为了哗众取宠而喧宾夺主。只有贴近文本内容,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只有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热情。
3. “点”具辐射。突破点应有较强的辐射性,以一个问题的研读来牵引出整篇课文的学习,并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进入不了文本的重难点,反而会使文本的学习浮于表面。避免突而不破,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阅读教学突破点的选取意义非凡,然而突破点的选取策略绝非只有以上所述,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将文章归入某一类来寻找突破点,最关键的应该根据教材和学情而定。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找出文本中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 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阅读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而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相信只要语文教师多思考,多探索,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呈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丁莉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第72页。
(作者单位:厦门市诗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