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教巧学中国“方块字”
2015-09-10郁甜甜
郁甜甜
“自太初有字,人类融合着希望和回忆的心灵便有了寄托”。人们开始“发而为言,著之为文”,以文字作为媒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或记述过往的事情,使之在文字中成为永久。在语文课堂生字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按照字形字音进行反复的写记,文字所涵盖的文化特征在无形中被消弭,学生感受不到文字包含的价值和意义。文字学习成为应付考试的一个环节。所以,本文,围绕“方块字”,谈谈如何学得巧,教得巧。
一、 略讲文字发展演变历史
汉字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演变发展,由繁到简,由图画表意到符号象征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它这种演变掺杂着某种稳定性,我们在识记汉字时,也必须通晓汉字的“根”,在晓根的基础上,才能知晓汉字的茂盛枝叶、累累花果,才能实现对汉字文化深刻明晰的理解,并将这种象征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发扬传承。但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采撷汉字的果实,对眼前出现的汉字进行形音记忆,忽视对该汉字发展演变历史的追寻,不去考量该汉字的发展演变渊源。这就使得学生对汉字的了解只是皮毛而已,这不利于学生对汉字全面深刻的学习,也不利于文化遗产的发扬和传承。所以,教师在文字教学中,应该将文字中所涵盖的文化凸现出来,让学生看到文字演变发展的历史脉络,由文字之果想到文字的枝叶和根本。
以杜牧的《阿房宫赋》为例,这篇文章借古讽今,以秦的大兴宫室,劳民伤财,终付焦土为引,说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暗讽唐敬宗李湛“大起宫室,广声色”。这篇散文言辞绮丽,让人赞叹。元朝的祝尧在《古赋辨体》中也对该文做了至高评价:“古来之赋,此为第一”。阅读时,学生赞叹辞藻富丽的同时,难免会对遇到一些生字愁眉不展。例如“辇来于秦”的“辇”。而教师要巧用心思来进行生字教学,让文字像一个个精灵活起来,让学生主动感受文字的每寸肌肤纹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用流程线的方式将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篆文的演变发展展现出来,并让学生了解该字的字形意义,为什么“辇”的上面是两个“夫”字,下面是“车”字。
二、 叙述关于文字的故事
汉字文化带给人们很多遐想,人们根据汉字的形音义创造出许多趣味横生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渲染了文字魅力,使其具有不竭的生命色彩。而我们也能对此进行清晰的记忆,却不觉疲乏。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天真、活泼,充满童趣,他们总会拥挤到趣味性很强的地方去,并能乐此不疲。教师在生字教学中应想到这一点,将生字付诸故事,让故事去装饰干瘪的文字,让其焕发趣味色彩,让学生主动地带着热情和求知欲望走进文字的奇幻世界。
从古至今有很多记述游说辞令的文章,文章中语言逻辑缜密、层次分明,塑造了一个个巧言能辩说客家的形象。我们在感叹他们不卑不亢、逻辑清晰、说理透彻的同时,也无不赞叹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情愿赴死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郑国大夫烛之武以国家利益、地理位置、昔日矛盾为出发点劝谏秦穆公退兵。其语言循序渐进、跌宕起伏、婉转见理。其中“厚”、“薄”;“阙秦”、“利晋”;“既”、“又欲”等字词,又从侧面显示出烛之武的说理清晰、言语扼要。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关于游说家们巧用文字的故事。如何瑭献计退匈奴的故事,仅仅将匈奴遣人送来的战表“天心取米”,这四个大字各添一笔:“未必敢来”,就使得匈奴急令退兵。
三、 总结文字的形声规律
汉字繁如星辰,同音字就难以数计,如果都以拼音代之,必定会在阅读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在文字教学中首先要规避这种同音混淆的弊病,让学生通过文字在句或词中的意思,去找其形声规律。这是准确辨认的最佳途径。
以《阿房宫赋》中“廊腰缦回”,“缦立远视”的“缦”为例。阅读时,学生可能会读出正确的读音,但当文章默写、填空时,学生也容易将其与同音字的“曼”、“慢”等字混淆,而出现书写错误。所以,在文字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声、形、象、数、理”这五种基本造字方法,对所学的生字进行演变历史陈述。“缦”是形声字,曼为声,有“延展”之意,系有细丝之意。偏旁部首联系起来才形成整体的意思。
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发扬这种文化,教师必须总结经验和方法,带动学生走向文字的乐园。
(作者单位:海门四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