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2015-09-10康银斌
康银斌
暑期刚过,新学期刚开学,天气依然炎热,全班学生每天要喝两桶水,开始时,我是让班上的大个子男生去搬水,由于需水量大,加上全校60个班级,水厂送水工有时来不及送水,难免缺水,班上有的学生便开始抱怨,说换水的同学不负责任,我了解了情况后,发现负责换水的男生很辛苦,并非有的学生说的不负责任。后来,我就改变了做法,让班上的学生轮流做换水的事,小个子男生和女生都开始抱怨。我说,你可以请班上的其他同学帮忙啊,结果,每个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做过之后,渐渐没有人抱怨换水的事了,因为每个人都尝到了换水的辛苦。
受此启发,我让班上的学生座位也轮流调换。首先是自己选择一个座位,然后是从第一排调到第二排,第二排调到第三排,依次类推,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这样每周前后换一次,然后每大组之间是7周左右调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坐在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的机会。此举不但使家长没什么怨言,学生更觉得新鲜,多了坐在不同位置的体验,一个个都对好的位置倍加珍惜。
我索性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也全部列举出来,擦黑板、洒水、扫地、擦桌子、关锁门窗、关灯等,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流做。
班干部也轮流做,当天的值日班干从喊起立敬礼开始,全权负责纪律、卫生、特殊事情的处理等。
我上课提问也是由前到后依次“开火车”,有答不上来的站起来说一声“我不会”再坐下,由后面的人回答。
……
为了做到教育教学的公平,以上是我做的一点点尝试。我觉得我所做的只是一种朴素的公平,也许对“公平”的理解有些狭隘。但我觉得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每个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做事的机会相对公平。学生在上学期间,如果在学习和做事上有所区别,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如果能做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家长和学生都将无话可说。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至于为家校矛盾纠缠不休。
2.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是我家,我为家添彩”正逐步深入人心。同时你做这事做得怎样,便有和别人的比较,相互之间较劲的最终结果恰恰是使每个人都格外用心地去做事。班级的荣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焉能马虎了事?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家的心才会往一处想。
3.学生的生活体验多了,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以前,有些事从来轮不到自己,不知道做那些事是啥滋味,别人做得好与坏,自己常常只站在局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还怨天尤人。等到自己做了之后,便少了抱怨,多了相互理解。有时,为了做好某件事,不得不请同学帮忙,这样就建立了同学间的友情。学会了以己度人,将心比心。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长娇惯,动手做事的能力不强,在校如能把卫生工作做好,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学生懂得了只有学会帮助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帮助,使学生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可以减轻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给每个学生的机会都均等,使大家熟悉各种事务的规则,一旦整场运转起来,班主任就可以“少管”或“不管”,就可以腾出时间想怎样让班级运转得更健康、更轻松自在、更有活力。
最后再说说我的一点感想: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不断自问,怎样才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除了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无法改变的以外(如怎么认定学生的成绩,以什么为依据?),我都会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问题不是教师能不能做,而是在于为师者想不想做。如果你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将荣辱得失等看淡再看淡,你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作为。问题只是个人观念的问题。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想为。不想为也不一定是自己无能,有可能是有所顾虑。它需要整个教育的大环境的转变,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机制,它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