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学理念的四重境界
2015-09-10陈向阳陈明
陈向阳 陈明
原先在一线任校长时,每当有客人来访或是外出交流之时,总免不了要谈办学——为何办学?如何办学?有哪些办学成果?久而久之,好像也真摸到了点办学的门道。调离学校,在更宏观的岗位上琢磨校长的办学理念,经过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冷思考,思想也开始逐渐清晰,现在与仍在校长岗位上奋斗的朋友们谈起教育和办学理念时,脑海里总浮现出十六个字——实而不俗,虚而不空,和而不同,为而不争。姑且将它们看成办学的四重境界吧。
第一重境界:实而不俗
校长办学不仅要让学校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地方,更要让学校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温馨家园,成为家长、社会认同的场所,这样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关注师生生命的发展,充分挖掘师生员工的潜能,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发展,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因而,校长办学要“实”:目标务实,办学踏实,教育实在,落实到底。当然,校长办学在“实”的同时,更应该有“不俗”的表现——要办个性化的特色教育。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一样,每一所学校也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位校长办学无论高低都该追求“不俗”。这种“不俗”是特色和品牌,这种“不俗”更是建立在办学之“实”上的不俗,是符合当时当地现实状况,符合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不俗”。
第二重境界:虚而不空
常常听过许多校长在谈及自己办学之务实时会拿出一整套完善而细致的量化标准而后以数据和荣誉称号的数量来显示办学之“实”。这些显性的东西无疑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还该记得教育是一项“事业”而非“产业”。学校发展包括许多难以量化的东西,因而办学的第二重境界是要达到“虚而不空”。办学要“务实”,更要“务虚”。哲学上有种观点叫“虚实相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一线教师出身的校长“务实”容易,“务虚”却难,因为这种“虚”是理论,是思想,是精神,是从实践中提升的教育理论,是从办学经验中总结的办学思想,是校长的办学精神智慧,也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能办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思想境界,办学能否“实而不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办学能否达到“虚而不空”。
第三重境界:和而不同
校长办学总会面临各自不同的问题:学校大小强弱、教师优劣、学生聪慧与笨拙、家长理解与刁难、,社会肯定与否定。但无论怎样,校长办学“实而不俗”和“虚而不空”相结合后,追求的该是“和而不同”,因为“有差异的和谐才有美”。在强调以制度与文化管理来约束人的今天,“和”显得难能可贵。校长在办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能够使师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主动发表不同的教育见解,并在不同意见的探讨中博采众长,达成共识,从而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因而,校长办学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宽容的气魄,敢于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批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当然,校长办学要也敢于说“不”,敢于以独立之精神“和而不同”。
第四重境界:为而不争
人之道,为而不争;校长办学,为而不争。办学,办好学,办“一流学校”是每位校长衷心希望的。然而,“一流学校”不应是办学的唯一奋斗目标。校长要办好学,因而要“为”,如何为?实而不俗、虚而不空、和而不同。校长要为而不争,因为“一流学校”是当校长办学有了社会影响力之后,人们才对其肯定和赞誉,是因为有所为而自然而然获得的赞誉。没有内涵的办学,是建不成一流学校的,是争也争不来的。“不争,所以成其争”,校长办学能悟到此,办学也便成了。
校长办学四重境界,说来容易,做来却难,若不然的话这世上岂不是教育家比比皆是?虽然当下校长事务缠身,“悟”的时间不足,不过校长自身的觉悟与努力也很重要,但愿更多的校长能参透校长办学的四种境界的玄妙,用智慧来好好办学,办好学,办人民都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