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2015-09-10叶丽玲

考试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多媒体

叶丽玲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都非常重要。作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利用第二课堂和多媒体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效果良好。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 教学方法 多媒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学阶段又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历史素材,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历史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了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英雄,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教师在传授这些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表达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力抗敌的决心和信心,震撼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历史教师从讲述古今英雄报效祖国,甚至捐躯的壮烈历史故事入手,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的同感共鸣。从英雄的事迹入手,既能使学生从身心上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两弹”元勋邓稼先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冲破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于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身患晚期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祖国核弹的研制工作,为祖国国防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的业绩。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种爱国主义美德。再从理论上分析其含义,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爱国感情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知之深、爱之切”,从而能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还可组织学生召开“寻伟人足迹,学爱国精神”的主题班会和“爱国、立志、成才”演讲比赛会等,讲英雄故事,找自身差距,以“知”导“行”,达到明白做人的道理的教育目的。

二、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由感悟历史到理解历史,由理解到体验,进而探索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1.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抗日救亡运动》这节内容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先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是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悲惨的命运和渴望回到家乡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愿望。随着歌声充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思维逐渐融入歌曲意境中。学生看到了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及他们那种不愿做亡国奴的强烈愿望。在歌声中提问:东北人民为什么流落他乡而又渴望回到家乡?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此时我及时导入新课,指出“九一八事变”使东北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从此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涯,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把学生带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东北大地,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显著强化了教学效果。

2.利用挂图和课文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教材配有大量插图,有文物图、人物图,还有少量想象图,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如油画及浮雕《虎门销烟》、圆明园遗址等,在学生读图的同时,加以引导,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爱国主义信念——当祖国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尊严、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勇挑重担。

3.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历史兴趣小组,阅读历史课外读物,看历史影片、录像、电视剧及图片展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举办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竞赛、演讲赛,编演历史短剧、开辟《历史园地》等,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整理素材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利用乡土教材,如文物、古迹、烈士陵园及对革命前辈的访问,把课堂搬到实景中,让学生接受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历史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单纯地罗列具体事例,又不能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爱国主义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与目的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明翠.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1.

[2]彭昕.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Z].

[3]戴玉民.浅论历史课堂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1.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爱国主义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