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研究

2015-09-10罗丽珍

考试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隐者考点首诗

罗丽珍

近年来福建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难度在相应增大,考生的失分情况比较严重。要提高学生的得分率,首先就要从古典诗歌鉴赏试题的研究切入,日常诗歌鉴赏教学要与考试合理结合,只有“考”和“教”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近七年高考诗歌鉴赏分值相对固定,题型相对稳定,简答题是最常见的题型,不难发现以两道试题为主流,除了2003年3题(填空、选择、简答题各一题)外,其他都是两道题。选取作者分别是杜甫、林景熙、郭祥正、厉鹗、李纲、梅尧臣、孙周卿,其中一位清代作者、一位元代作者,一位唐代作者,其他均是宋代作者,可以看出选取作者的范围逐渐扩大,一流作者,二流作者均有,偏于高考试卷中未曾涉及的作者。从作家看,这些作者都是大多数考生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这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另外,高考试题往往不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入手,主要考查鉴赏能力。从选取体裁看,近七年所选的古诗词以诗主,兼有词曲,所选的古诗尤以近体诗为主,包括绝句和律诗,逐渐形成以宋诗词为主,唐、元曲、明清诗的作家作品交替出现的格局。从诗歌选取题材看,主要题材包括写景、思乡、抒怀诗等内容,侧重写景叙事。从考点分析看,诗鉴赏考查的能力是最高级,要求:(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的设置大多一题两问,以单独鉴赏的方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

纵观近七年主要题型:(1)炼字形试题。“诗眼”以一字一词提掣全篇,是高考高频考点。如2010年《访隐者》第一题,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摇 ?摇。2013年《送何遁山人归蜀》第一题,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014年《双调·蟾宫曲·自乐》第二题,“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语言风格试题。诗歌的语言风格或者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或者婉约细腻,或者沉郁顿挫、悲壮慷慨。如,2010年《访隐者》第三题,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3)考查形象题型。福建高考高考试卷中对于形象的考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①鉴赏形象型,鉴赏形象可以分为鉴赏人物形象和鉴赏事物形象两种,鉴赏人物形象的,如2010《访隐者》第二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②考查艺术手法题型,考查艺术手法题,一种是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夸张、反复、双关、借代、用典等。一种是考查表达方式: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侧重考查抒情方式,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如,2009年《江行》第二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还有一种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比兴、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如2008年《绝句漫兴九首》(其三)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4)考查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情况,如,2011年《晓至湖上》第一题,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2012年《望江南》第二题,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通过近几年诗歌鉴赏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诗歌鉴赏试题已经成为高考试题中较稳定的一部分,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考试难度的增加,失分率仍然很高,考生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看命题要求,导致答非所问;(2)题目研读不精,造成答题空洞;(3)忽视题干赋分,答题要点不全;(4)忽视注释地位,影响答题准确;(5)技巧术语不清,缺少点睛词语;(6)不懂答题程式,造成条理不清。教师要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探索解题技巧,力求摸清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帮助考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诗歌解读程序。

教师要对各个考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下面以炼字题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常见的炼字/词型的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2009年《溪 亭》第二题,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根据以上步骤,就可以得出以下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了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体会情感型,常见的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答题步骤:①先点出作者的情感;②通过什么表达感情;③表达感情的特点。如《晓至湖上》第一题,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出答案: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分析技巧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写作技法,或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请赏析这首诗(或诗句)。常见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的,有何效果;(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如,《晓至湖上》第二题,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

教师在诗歌复习时要做到精选精编试题,多了解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要求积累并识记一些鉴赏术语,答题要力求规范化。应对不同考点的解题技巧不仅仅是应付高考,而是要从高考考试点切入,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日常诗歌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考点,还要担负起承载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任。

猜你喜欢

隐者考点首诗
寻隐者不遇
考点展示
《上课没人抢》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寻隐者不遇》续篇
我想写首诗给你
寻隐者不遇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