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
2015-09-10卓顺利
卓顺利
摘 要: 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共识。作者结合国内外的教学研究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高中数学和谐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高 效课堂 构建
新课改要求构建开放式的课堂,且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从而让学生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教师应当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教师必须创造言论自由、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2.优化数学课堂结构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对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得到发展。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应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向教学目标迈进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负担得以减轻,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直观,进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比如,在讲解三角函数图像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函数图像是如何生成的,多媒体具有动态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是比较灵活的,但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比如,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时候,不但需要教师的演示,而且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立方体的模型,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每一条棱的位置和不同角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考虑它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能够通过所完成的模型进行讨论,进而得出一些结论。
4.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很好。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很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而增大课堂容量,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障。
5.增强数学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巧妙使用反例,注重逆向变通,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与变通性,是数学教学机智极为出色的内容。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错误。有些数学题从正面不好理解不易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简明生动、击中要害的反例,或抓住同学解题中出现的典型能力与解题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如三角函数的周期、数列极限的概念、椭圆、双曲线、正棱锥的定义教学,都可以通过正面讲解及运用反例和逆向思维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促使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明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7:34.
[2]林志.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6:30.
[3]沈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