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学生成才环境

2015-09-10黄云岩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宿舍

黄云岩

摘 要: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以“文化进宿舍”为纽带,健全机制,规范引导,检查评比等方式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宿舍净化美化,把宿舍建设成温馨小家,使学生学会劳动、生活、自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 宿舍 文化建设 环境优化

学生宿舍是学生的“私密空间”,是学生思想、言行、表现最真实的场所,也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阵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发挥宿舍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宿舍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

一、健全机制,使管理有章可循

1.制定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邓小平同志说,人和制度相比,制度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因此,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寄宿生管理制度,如《学生住宿制度》、《学生宿舍卫生整理标准》、《文明宿舍评比办法》、《学生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生管组工作职责》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将其编印成册,做到人手一份。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通过召开寄宿生大会、每周舍长舍员学习会等形式进行学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更新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保证了宿舍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建设完善“自管会”。

学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建立学生宿舍舍长、楼长工作制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协助生管组开展学生宿舍卫生自检、作息时间自律、宿舍安全自查等活动。建立学生问题反映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对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传达和解释相关部门的答复,协助学校在学生宿舍开展思想、纪律、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3.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的管理办法。首先,把同一个班级的寄宿生安排在对应的宿舍里,便于班主任参与管理。其次,建立行政老师挂靠楼层和相关宿舍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做到包楼(舍)到人,目标明确。第三,建立“三扫两评”的管理制度,宿舍长每天要安排值日生三扫(早上起床后、中午上课前、晚自修前),各楼长平时要指导、检查、督促各宿舍的卫生。对每天卫生等进行评比,由生管人员和值班校委双线检查登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整改。第四,把宿舍管理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学生中,舍员推选出舍长和楼长,协助生管人员做好平时的分发卫生用品、入宿登记、卫生检查等工作,不但减轻生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使管理更加民主、精细、到位。第五,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和谐宿舍”建设座谈会,形成部门之间和学生宿舍信息沟通的有效机制。

二、规范引导,使养成得到延伸

1.统一思想认识。

学生宿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担负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责任,起到承接延伸课堂教育任务的作用。学校领导认识到“舍风”的形成,会对宿舍内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健康发展起到制约、同化作用,要求全体行政干部和生管人员明确,宿舍的文化建设是整个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对班级、宿舍两头都要抓,在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把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启动学生基础文明建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形成“我为宿舍建设添光彩,人人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2.打造“精神家园”。

为促进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把学生宿舍建设成环境优雅清新、温馨和谐的文明寝室,学校按照“家”的概念,在学生中开展“我爱我家”最佳宿舍形象设计活动。学生积极献言献策,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尽情展示美的才能,宿舍墙壁上的明星美女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祖国的锦绣山川和砥砺意志的名言。大部分床位对应的墙面上正正整整地镶着学生喜爱的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箴言、学生的书画作品和手工制作,凸显了学生独有的艺术气息,以及对生活和设计的热爱。如女生401宿舍(命名为“小家大爱”),风格简约明快,周围墙壁上划分出回忆录、留言板、动态栏和荣誉墙等活动板块,记录宿舍成员成长的点点滴滴,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又如“宿舍之文在于友爱,宿舍之明在于洁净”这一素雅明快的对联来自命名为“缘来一家”(男生101宿舍)的宿舍之中。墙上淡绿色的人物涂鸦风格清新唯美,黑笔勾勒的建筑画散发着一股淡雅的墨香,让人不由得安静下来。墙上张挂着宿舍公约和同学们各式各样的合影照,表现出浓厚的家庭氛围,这些都使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等得到充分体现,使宿舍这个“家”成为同学们精神栖息的港湾。

3.加强培训,养成习惯。

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虽然比较纯朴,但散漫、习惯养成较差。为此,每年新学期之初都会开展新生入学训练,使之更好地与初中学习生活衔接。入学训练内容之一是学习《寄宿生管理办法》、《学生宿舍内务整理标准》和内务整理训练。生管人员会手把手地逐间宿舍、逐个学生进行示范,或组织高年级优秀宿舍长给他们做示范,组织初一学生参观二、三年学生的内务整理,让他们眼见为实,在细节上下工夫。如宿舍日用品摆放的“六线”要求:物品袋靠墙摆放形成一条线;棉被折叠方正美观,统一摆放一条线;床下鞋子统一摆放形成一条线;毛巾张挂放排列成一条线;小桶、脸盆统一摆放形成一条线,牙杯、牙膏、牙刷统一方向放置排成一条线。通过这些过细的要求,宿舍的布置、物品的排列清洁美观,使人赏心悦目,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文化进宿舍活动使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许多家长反映,自从孩子到学校后,好像变了一个人,周六回家,会主动打扫房屋卫生,起床后,会把被子叠整齐,以前学习、生活用品到处乱放现象大大减少了。

三、检查评比,使品位得到提升

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始于知,落实于行,贵在坚持,只有经过反复训练、严格要求、检查督促,才能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此,学校要切实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强化学生宿舍内务检查评比。学校实行学生宿舍内务双线检查、每周评比通报制度,由生管人员带领各宿舍长组成评比小组,对各宿舍进行检查评比,同时,由值日行政老师进行抽检。学校设立“周、月、学期和学年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并于每周一进行公布并跟踪督促。学校还把文明宿舍的评比工作纳入文明班级的考核评比中,作为班主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促使班主任主动加入文明宿舍建设中。

其次,做好“文明宿舍”评比工作。每学期结束之前,学校组织由值日校委、舍长代表组成的评比组评选文明宿舍和优秀宿舍长,并将获奖宿舍和优秀宿舍长照片制成展牌,在学校宣传橱窗中展示文明宿舍建设的成果,充分发挥“文明宿舍”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先进带动全体,积极引导学生创建文化宿舍。

在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已成为全校学生的共识,学校的做法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二是基础文明水准明显提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三是带动校风学风建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违规违纪现象大大减少。认真读书的多了,遵规守纪的人多了,助人为乐的事多了。四是宿舍文化建设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和对外交流展示的一个窗口,学校的宿舍管理已经基本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有一定的特色,显示出成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向上的风气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宿舍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一个都跑不掉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