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初探

2015-09-10赵会英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主体作用激发兴趣

赵会英

摘 要: 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外,还要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兴趣小组里,作者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主体作用 走出课堂 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了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新的教学核心理念。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课程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以后教学无疑有很大帮助。例如:《社会》一课可以从《社会》这个书名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授课本内容,而可以让学生讲讲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如上学期第一堂课,同学们讲得最多的就是我国长江、嫩江特大洪灾及世界金融危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造成1998年特大洪灾的原因有哪些?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社会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社会》课产生学习兴趣。

二、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激发了学习兴趣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保持长久兴趣,还需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对象的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分散,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注意力。因而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兴趣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又有讨论课、练习课与自学课,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思路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每堂课都形成不同教法和手段交替;二是在不同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在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极大扼杀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失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课始五分钟,我让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辩论;要么可由学生充当教师讲解课文;要么对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还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多方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教学实践中,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等方式。我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适时开展社会小调查,如讲到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学生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稳定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课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敦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之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2]张彦华.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Z5).

[3]蒲晖明.浅谈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主体作用激发兴趣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