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德育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9-10忻慧琼
忻慧琼
摘 要: 德育活动课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德育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把中职德育课涵盖的人文知识、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合一体,并使德育课堂教学体现出情景性、生活性、职业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实践德育活动课,创新职业德育课堂教学实践,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 德育课 活动 实践 任务
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如何创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与学生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相连、实现课堂德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历来是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关注与探索的课题。通过实施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活动开展的“德育活动教学”,不仅使德育课堂教学体现出任务性、情景性、生活性、职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而且使德育课堂教学任务明确、活跃生动,促进学生主体与体验性,并将德育课涵盖的人文知识、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合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活动教学案例,就中职德育课堂如何开展“德育活动课”这一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中职德育活动课教学的含义及提出背景
2014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指出:“中职课程设计应该增强实效性和注重灵活性,改革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灵活多样的资源,创新灵活多样的途径,不断充实和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形态。课堂教学模式应积极引导、组织中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导学式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构建诸如产学研一体化、社会调研等实践平台,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
德育活动课是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德育活动构成一堂德育课,这些活动有明确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包括活动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探索性和现实性需要,以“德育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已成为职教新课改的重要思想。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所谓德育活动课就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德育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解决的德育实际问题、德育课相关的任务、职业能力培养、人生规划设计等方面以活动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以小组或与家长配合为单位,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联系同学、家长、教师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起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工作。可以说,德育活动课是师生家长共同完成活动、共同取得进步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德育课当下的一些现实问题,并体现德育课堂教学的情景性、生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点。
二、中职德育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例选
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的实施一般经历“活动选择——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分解——行动实施——成果评价”等环节。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先交给学生一个“具体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或与家长配合为单位,在合作、讨论、探究等互动过程中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任务。下面结合中职高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创业准备”这节内容,就“中职德育活动课”的具体实践进行介绍。教学流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步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我们结合学校举行的“第三届的跳蚤市场”创业活动,让学生完成一个创业简案。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指导要求、评估标准等,对影响各活动细节问题要考虑好,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第二步是明确任务并建立合作小组。将全班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分组时,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情况,让各组力量尽量均衡,小组人数根据活动情况确定,以3至5人为宜。活动小组设立“活动组长”一人,负责本组活动任务落实和完成。各小组成员在活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讨论,集合小组全体人员的智慧,选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如交际能力和口才好的成员负责宣传;文字能力强的负责写策划;组织能力突出的负责协调;教师对各小组的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并给予指导。
第三步是制订实施计划。针对要求让各组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创业简案,主要由学生动手完成,教师从旁协助、指导。对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易错环节,应集中讲授、说明,确保活动正常完成。
第四步是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业任务之后,让学生创业设计的初稿进行上台集中展示,让整个团队学生在展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次真实演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检查各小组的活动完成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及时更正。同时,构建一个相互评价体系,使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并可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由各活动小组对所有作品按照活动评估标准打分。然后教师总结和点评,肯定做得好的地方,并针对善待改进之处提出建议,也对各组作品打分并给予一定联系知识点的讲解。最后结合两方面的分数,选出最佳创业设计团队。
第五步是交流经验并具体实施。学生在课堂上听取各组展示和教师评价之后,在课后完成对本组创业设计简案的完善与改善,进一步完整设计方案,学校提供相应的机会和环境给予真实的模拟机会,举行“校园跳蚤市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验。
第六步是归档或应用。活动单元完成后,对学生完成的活动创业设计成果进行归档和备份。
三、德育课活动化教学的成效及建议
著名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这就是说,德育课应该创设能让学生愉快、充满激情的课堂,应该体现出学生主动权、参与权的课堂。而德育活动课具有这一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建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占据教学活动的较大时空,师生在角色上经常互换。通过德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德育课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德育课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整合性等弊端,为学生主体性、团队精神、体验性等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业课》为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他们以单独或小组方式,自行选择方法,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复杂的思维与劳动;学生是活动任务的探究者,离开抽象的书本,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学生找回学习兴趣、找到学习动力,“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他们的共同心得,为使本组的作品获得大家的共鸣和欣赏,为使自己的作品出新、出奇、出众,学生可谓绞尽脑汁,提高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
——是培养合作探究和团队精神。在合作完成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存在与重要,将自己融入团队是他们今后适应工作岗位最大的精神财富。团队合作发挥最大潜能,团队合作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活动的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这样每个学生在活动完成过程中都挖掘最大潜能。
——是提升学生学会评价和自我发展意识。德育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还是学习评价者,通过展示工作成果(产品),与同学、与老师一道,从多元角度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不仅增强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性,“不害怕负面评价、勇于面对挫折”是学生最有价值的信心体验。在这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自己、对同伴施加教化与影响,从前的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这是教育主体作用发挥的新境界。
——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在活动完成过程中,他们可以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可以不断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断反思,不断修改乃至推翻自己原先的设计,因此写作、口头表达、制作、交流等能力与素养都能得到明显提升。
活动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德育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给教师和学生打造课堂利益的双赢局面。我们在实践德育活动课时,还应在活动内容选择、教师的引导等方面注意以下方面。
——活动选择要合理。选择活动是关键一环,事实上,德育课新教材中有很多适合的德育实践课,有现成的活动,也可以有教师创造性的。但选择活动时要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难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于简单,要选择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活动情境下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的“活动”。
——实施过程要可操作。过高的任务与目标难于实现,会给学生带来畏惧感、挫折感,过于简单的任务目标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不认真完成活动。合理的活动单元应当是精心设计的,有一定挑战,又通过努力完成,带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活动内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学生动手。如果可操作性不强,活动特点就无法体现,效果也不好。总之,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应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活动。
——教师要引导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应只给予技术支持而不应是实际操作,更不能越俎代庖。借助良好的学习情境与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师生互动频繁起来,这就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德育基本方法异曲同工了,这是德育活动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必能促进德育工作。此外,师生的交往互动是德育的有效方式。师生交往是以知识、技能、情感为载体与中介的活动,是借助一定教育教学环境的活动。一次次提问求教、一次次交流探讨、一次次思想碰撞,师生之间已然亦师亦友。当这种感情进入课堂,“知之深、爱之切”,“亲其师、信其道”。
参考文献:
[1]余素娟.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活动课探究[J].企业导报,2014(14).
[2]张轰.中职德育活动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14(10).
[3]贺伟.中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尝试及反思[J].职教通讯,2013(36).
[4]徐青.让活动搭起中职德育课堂[J].高中生学习,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