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对历史研究类问题的考查
2015-09-10岳强
岳强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辨别史料真伪就是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辨别历史文献,以获取真实可靠的史料。要辨别真伪就一定得有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即书证、物证和理证。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利用常识和推理证明。要辨别真伪就必须全面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
例1.(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描述、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后世对其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史记》记载的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实物资料可用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A项所述不确切;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历史记载中的文字记述、社会遗存等不一定非要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排除C项。
答案:D
评注:(1)甲骨文的史料价值:通过研究甲骨文资料,人们有可能结合文献记载和其他考古资料,大致了解商代社会的概貌;甲骨文的资料还可以与现存文献史料相印证,以补正文献资料的不足或错误;甲骨文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史料。(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3)实物资料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卷历史部分)12.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相互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的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所以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依据排除法,排除带①的选项,故答案选择D。
答案:D
评注:(1)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是作者对当时历史的反映,但并不完全是当时真实的历史。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事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真实的历史有所修饰。因此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如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有利害关系等。
例3.(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本题考查史书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关于黄帝的事迹,是由司马迁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撰述而成的,这表明了传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B
评注: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含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待:一方面,不能把传说当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又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远古传说。科学的做法是,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部分,从点滴中寻找历史现象的客观存在。
例4.(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卷)38.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力织成也。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解析:回答第一小问小农经济的特征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模式等角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时,要结合材料一“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材料二“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力织成也”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解析:回答第一小问时,可根据材料一中“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机轴之声几欲断矣”和材料二中的引文出处进行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时,要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解析:回答第一小问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材料三中的“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及材料四中的“美国最新式战车”、“‘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回答第二小问时,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国际格局:两极对峙。
评注: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史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材料一、二,同样是反映中国近代经济的两则史料,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一认为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显然不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但显然不具备普遍性。将两则材料对照一下,就可以发现各自的真伪性。材料三、四,同样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但两则材料体现的观点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两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之所以出现差异,是人们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
二、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1)比较法。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大都可以从某个角度归纳。同类的现象、事件、人物都有一定的关联,可以进行比较评价。(2)综合法。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要求全面具体地分析综合;对重要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他们的全部活动。(3)功过法。历史上有不少重要人物,其活动有的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对社会发展、历史前进有重要意义;有的则违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阻碍了社会发展、历史前进。
例5.(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22.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依据所学可知,①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②不属于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故含有①、②两项的均可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
答案:C
三、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有:(1)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注意史论结合。(2)重要方法:结构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3)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
例6.(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明题意,理解各选项。仅仅从《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无法判断出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论据不充分,故A项错误。仅仅根据一部经典著作《西游记》不能说明明代文学蓬勃发展,以点代面,论据不充分,故B项错误。扬州一个城市的人口比重高不能代表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论据不充分,故D项错误。C项论据充分,结论合理,故C项正确。
答案:C
例7.(2014年高考山东文综卷)38.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图2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解析:我们可以从节妇烈女在各个朝代人数的变化和主题“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中得出结论。
答案: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解析:关于新旧交替,一方面要举出新事物方面的事例,同时也要举出守旧方面的事例,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答案: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研究中选择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讲求事实、客观,往往采用真实可信的资料,材料乙选自小说,材料丙选自新闻报道。
答案: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关注社会进步与女性解放的关系。结合20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联系材料中女性解放的相关信息,对结论加以阐述即可。
答案: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其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评注:(1)所谓“史论结合”即从史实中得出结论、用史实说明结论。“史”作为历史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论”是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对历史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正确的历史理论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对史料的研究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2)例6中,A、B、D项都属于史实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即史实不能说明结论,出错的根源在于以偏概全。例7中,试题既给出了丰富的材料,也给出了两个基本的结论,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