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2015-09-10白兴平

考试周刊 2015年40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快乐教学语文教学

白兴平

摘 要: 文章就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学科 语文教学 快乐教学

调查表明,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乐在其中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天地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成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具体做法如下:

1.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要想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努力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时,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非常感兴趣,在我的影响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黑板报上每天会出现一则名言警句,既有名人的,又有学生自创的,其中不乏精彩之句,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2.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的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再请学生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时我也会搜集一些名家的朗诵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品味。

(2)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学习内容,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我在周末作业中安排了“我读了?摇?摇 ?摇?摇”的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周末阅读的感悟。其二,我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美文,有时也有同学会推荐“名人故事”,一举两得,整体来说,效果很不错,大家都能很认真地准备,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丰富了语文知识。

3.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在上《狼》一课时,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我设计了课本剧表演的环节,由班上语文基础并不好的三位同学表演,没想到他们很有兴趣,排练也很认真,后来还在家长会上精彩演出,获得了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对于这篇课文,大家的印象就很深刻了。在教学《童趣》时,我给了学生5分钟时间盯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创设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成五为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语文。

(2)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点拔和指导,最后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3)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搜集对联、店名,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对此,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反对僵化、枯燥的方法肢解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化语文课堂,激活语文教学法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心田,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快乐教学语文教学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快乐教学法在中专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