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写作”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影响
2015-09-10朱萍
朱萍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而这些要求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很多问题一时难以突破。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微博的火热使微写作逐渐盛行,把握好这个契机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微写作必然能为中学写作教学带去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学写作教学的弊端
中学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没有明确的写作教学计划、教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功利性;学生没有得到系统的写作教学指导等问题。这些使写作几乎成为语文中的 “灰色区域”。具体而言,中学写作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写作有很强的功利性
写作在于抒发真实的情感,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写作的内容越来越脱离对真实生活的追求,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写作成为取得分数的工具,其内容大多虚假,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思维已经完全被抹杀,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修饰成文,与生活中的内容不符甚至违背事实等,这些都忽视了文章内容的充实和真实。
(二)教师指导思想偏差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有的教师为了考试成绩,进行作文教学时,限定过多且偏向于某种考试文体的讲解,不注重全方位地进行探讨分析,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不能自由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进行撰写,从而降低了写作的积极性,难以全面发展。
(三)评改方式单一
学生多写多练,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造成了作文批改难以面面俱到。长期以往,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很多时候解决的都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同学身上出现的个别问题却没有单独进行讲评,学生写作水平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而老师布置的任务却依然要完成,评改方式的单一也使学生产生了应付心理。
(四)教学方法落后陈旧,训练形式单一
有的教师认为写作课不好上,原因在于新方法不敢轻易去尝试、自身功底不牢,只能用老一套敷衍了事、不能估计学情,找不到适合的教法等,这些造成了写作教学的教法陈旧落后,不能很好地和时代接轨。同时,教师教写作的过程也把“读”和“写”割裂,不能很好地利用“读”来为“写”服务。考试作为判断教学的唯一标准,也使得写作训练形式单一。
二、微写作的定义及特点
(一)微写作的定义
201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微写作是这样描述的:“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2]
(二)微写作的特点
鉴于微写作的定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短小精悍
不同于大作文长篇大论,微写作是一种片段式的写作,着重于“微”之一字,在字数篇幅上有了限制,也就要求语言表达的精练。
2. 形式多样
微写作并没有限制文体,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势态。根据写作题型的灵活度,微散文、微诗歌、微剧本等都可以进行选择。
3. 重在情感抒发
文章越短小,文中的问题可能就越多,微作文相比大作文而言,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内涵思想的表现。
三、微写作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影响
(一)提倡回归自我,用心写作
作文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一种活动,新课标中也提出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3]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陈规,微写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遵循真实情感。它没有严格的结构、立意、字数等的限制,能让学生随意发挥,取材于生活,回归自由。
写作意图应具有真诚性,“他有真实的任务,有真诚的目的,是真正为了生活,是真正为了对话,为了实现意图而写作。”[4]“微写作”通常都是有感而发,是真正想写而不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学生这方面的需求,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微写作”训练,提倡自由和用心写作,并进行积极规范的引导,如尽量使语言优美、使思想健康积极等。多写多练,点滴积累,面对写作的时候学生就会有感而发、积极创新了。
(二)与考试制度结合,推动写作教学多元化发展
我们很多人学习语文,尤其是作文是因为它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鉴于微写作的火热,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即常规的大作文和微作文。这个决定,将以前作文单一的考查形式一分为二,考虑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也使老师们认识到了微写作的重要性。
微写作在高考中的出现,折射到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转变思想,不再是注重对某种应试文体的写作,而是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使他们掌握多种写作技能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对于写作内容多元化的需求,推动写作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多种文体的导向,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甚至是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微”之一字,也侧面要求了文字水平和内容的精练,更能展现学生的水平,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快的环境中,这种短小精悍的语言更切合实际需要。
(三)评改方式的多元化
微写作的出现,使作文的评改方式有了改变,是一种相对公正的评价。微写作发表之后,能使其他的人看见并进行评论,互相交流,学生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发扬改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能使学生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对写作产生一定的兴趣。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微写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作文评改的方法。
(四)读写结合,丰富训练形式
微写作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也包含了对课文文本的理解及合理的续写改编之类。“课文的研读需要‘沉淀’我们自己的收获,这就是写作。”[6]“以课本为基点的‘微写作’,搭建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桥梁,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读写相得益彰。”“它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7]“微写作”把读和写联系起来,用读来带动写,教师在教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有所得、有所悟并记录下来,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无疑提供了另外一种训练形式。
(五)对大作文写作的积极影响
微写作的出现,对大作文的写作也有重要的作用。如微写作中语言的精练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大作文写作时提炼语言,言之有物;对于内容的真实与充实能够让我们有东西可写,自由地表达情感。
除此之外,微写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的工作着,给他提供滋养。”[8]兴趣的培养十分艰难和复杂,用在作文上尤其如此。微写作作为新兴的一种写作方式,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写作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微写作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对中学写作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兴起的时间较短,不够完善,也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把微写作当作中学写作训练的一种补充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中学写作教学服务。
——————
注释
[1] [3]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熊芳芳《高考微作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余映潮《致语文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洪合民《“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山东教育》2014年第5期。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