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015-09-10张丽伟

考试周刊 2015年56期
关键词:幼儿数学日常生活

张丽伟

摘 要: 教师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能感受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并将其贯穿幼儿学习始终,可以使数学有趣生动,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关键词: 幼儿数学 教学活动区 日常生活

数学是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孩子学好数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服务社会。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活力和魅力。兴趣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幼儿积极地参加、主动地探索和自觉地学习,是教育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充分挖掘每一个活动环节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轻松、愉快地学习

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项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才能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地想象,积极地投入整个活动,自由地体验快乐。教师不仅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要让幼儿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能力。将数学内容寓于故事、游戏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把数学知识点贯穿每一环节之中,提高幼儿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教师要吃透教材,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想办法把数学内容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活动能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动手尝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物操作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动的需要,有利于幼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如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让幼儿按“大”、“小”将物体分类,给孩子们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让他们进行比较后,再按要求分别放进标记“大”“小”的筐子里,正确的予以鼓励表扬。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比一比,分一分,较快地理解按大小分类的方法。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允许他们从不同起点按不同水平、不同发展速度发展和学习。经过帮助使幼儿有所提高,逐渐达到目标要求。

二、走到大自然、社会中

教师可以把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寓数学于生活情境中,使深奥的数学通俗化,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与社会。大自然、社会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们对什么感兴趣,抓住这一时机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木、车辆、行人、建筑等,随时向幼儿提出数学问题,仔细观察见到的事物位置、距离、大小、颜色、形状等,运用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在为幼儿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提供丰富的实物,对启迪幼儿智慧,发展思维,具有很大作用。我们允许幼儿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数学游戏中既满足了幼儿好动的天性,又渗透了数学的初步概念。

老师要从孩子发展角度出发组织活动,尽量为孩子提供多方法,让幼儿数学真正有趣起来。教师乐教,幼儿乐学。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兴趣盎然,思维敏捷,掌握内容就显得十分自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游戏化是儿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根本,能让儿童在快乐的玩中习得知识。例如:在春天的公园里,教师创设情境,要种植花草。将几种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种子混放在一起,让幼儿分类、再数一数每类种子有多少粒,然后开始播种,孩子会兴趣盎然。

三、利用教学活动区

数学教育已经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幼儿主动学习,组织和创设让幼儿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环境,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很重要。幼儿园数学活动区的开展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教师要把教学活动与活动区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活动区投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可操作的材料。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相关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进行操作。随着每个主题内容的要求定期更换材料。在数学活动区中提供的操作材料、提出的操作要求应有所不同,给幼儿量力而行的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精心设计区域活动,选择合适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操作区,孩子们在运用积木搭建各种建筑物和物体的过程中,可获得多种数学知识,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分类、排序、数和数量的比较相联系,会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信心。

四、在日常生活中巩固

教师要善于用游戏引起幼儿的注意,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恰当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并将其贯穿幼儿学习的始终,可以使数学有趣生动,增强幼儿学习趣味性。把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好玩又有趣,从而产生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趣。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晨间活动时,让孩子们说说今天有几位小朋友没来上幼儿园?带幼儿参观散步时,引导他们数一数幼儿园里有几根彩色的柱子?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进行着无固定模式的随机教育,较大程度地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仔细观察,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并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目标和材料,让幼儿获得胜利的喜悦,正面促使他们乐于参与,在玩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总而言之,在幼儿数学教育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条件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在数学活动中游戏的创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2]王宏伟.如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猜你喜欢

幼儿数学日常生活
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研究
提升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幼儿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让数学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