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

2015-09-10孟凌宇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新课程理念

孟凌宇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也应用到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已学知识,教师从学生的练习中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模式,加强练习内容的创新性,是新课程标准对当代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练习    设计方法

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与运用,技能培养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大教学效果检查力度的方法。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越发丰富,针对数学练习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也有所创新。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数学教学需求进行练习的设计,让练习设计的开放性得以提高,质量得以改善。

1.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对数学练习设计进行创新。在过去的数学练习设计中,大多数教师会用书面形式引导学生巩固知识。长期用单一的书面练习形式,会影响小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会让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创新性是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1.2层次性原则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水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一刀切的数学练习内容,会让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到”。关注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的真实需求,对数学练习进行分层设计,才能让数学练习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增加数学练习的价值。

1.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发展,让开放性成为數学练习设计的重要原则。在传统的数学练习中,教师在课上讲了什么样的题型,就会安排相同题型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同一个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开放式的思维能力会逐渐下降。通过练习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培养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方法

2.1注重数学练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数学练习题目的设计。针对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展示出来,可以促进学生理解题目的内容。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因此,小学数学练习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让小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在运用中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其正确数学观的建立。

比如在有关于直方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给他们设置一些生活化的主题,促进学生统计与绘制直方图。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下学校内每一个年级的男女生人数,利用有效的直方图展示出来。也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内同学的兴趣爱好,对信息进行自主搜集与整理,让直方图可以作用于信息的反馈与表达。面对如此生活化的练习,学生为了完成练习,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开展一系列的数据调查与整理工作,这对于小学数学练习效果的优化有着重要作用。

2.2注重数学练习操作性的提高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较强。教师要通过有效的练习设计,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启发,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需要学生进行创造。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练习,让学生在自身的操作与体验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正确性与趣味性。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表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些长方体或者正方体,通过长方体展开图的制作,意识到立体图形体积的真正意义,从而通过练习升华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3注重数学练习的差异性

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要求教师设计差异性的练习,满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在练习设计过程中考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能力的不同,利用弹性的内容与方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进步。

比如在讲解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要为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基础性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加减法运算技巧。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除了基础题目外,还要添加一些混合运算,培养数学能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入应用性题目,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练习中实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

3.结语

将课程理念中的创新性观点应用于小学数学练习中,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能让教学活动的成果得到检测。从学生的自身发展目标出发,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与学生生活相近的练习,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只有练习设计的科学性提高了,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鲍银霞,杨爱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3:23-25.

[2]任爱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98-99.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