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5-09-10边娜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边娜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达到让学生自学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新课改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教师作为引导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现不教的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师应寻找可行的教学结构,使教学过程走向自主

新课程要求建立开放的、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采取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式学习,把数学教学变为数学活动的教学。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在自主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质疑创造机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为中心。“思考,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努力实现探索,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能动地建构数学的认知结构,把落实双基和培养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二、注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叶圣陶提倡预习,因为“预习是自行了解的重要步骤”。在学习过程中,借助预习,学生可初步了解新课内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学、独立理解与知识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复习旧知,给新知学习做好准备的过程,是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自主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质就是自主学习,是强化课堂学习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另外,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定教”。事实上,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自学开始,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不教,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则启发诱导,这样既可以让教师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又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若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注重预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由课堂上的“狼吞虎咽”转变成课前的“细嚼慢咽”,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索取”,形成主体意识,学会自学。

三、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观念,这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一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指出活动程序和方案;做学生活动的参谋者——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干扰,仅仅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知识,不代替学生作出决断;做学生学习的询问者——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装作不知,而是询其缘由,查其漏洞,促其探究,督其进度;做学生评价的鉴赏者——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师不阻拦,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而是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想和做法,使每个学生都产生成功的喜悦。

四、通过学习策略的应用确保学生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应用学习策略,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始终确保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的监控与教学策略,从而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唤起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学习时间的潜在意识,并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和安排学习时间,尤其是监督学生养成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习惯;二是尽可能地给学生高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因而必须加强学习策略的应用,着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转为为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与时间,启发和诱导学生思考和提问,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三是加强学生的引导,实现学生的自我监视和调控,所谓监视,就是对自己学习成绩是否时时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进行监视的潜在意识,调控则是对自己学习成绩是否时时处于最佳状态进行调控的有效策略。当学生存在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坚定的学习意志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时,就需要教師引导学生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才能帮助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顺利有效运行的根本。教学中的“教”与“学”密不可分,为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合作与互动,以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前提是参与,通过参与实现主体全面发展;二是恰如其分地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所思所想,虚心听取建议,反思见解达成共识,实现人际互动的同时开展合作学习;三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加大与学生的合作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信息的反馈形式多种多样,有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个别交流及组内训练、交流、倾听和质疑等反馈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蒋国平.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路和措施[J].职教论坛,2004.9下.

[3]刘鸿章.重视实用能力的考核[J].外语界,1997.12.

[4]田玉梅.浅谈英语课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2.

[5]朱凌云.浅谈高职英语教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