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5-09-10袁爱国
袁爱国
摘 要: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其他理论课的基础,历年来一直被教育部列为体育专业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运动解剖学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其内容繁多、概念较为抽象和理论性强,体育院系学生觉得其难学,老师觉得其难教,一直以来是高校体育院系理论课程教学的难点。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的调整,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学时大大减少,教材内容趋向于简化,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培养更多符合未来教育需要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迫切需要在高校体育院系教学中对运动解剖学教学进行系统改革,以改变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技能训练不得力、学生能力甚差的状况。如何改变运动解剖学教学当前的困局,是值得所有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解剖学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促进运动解剖学在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运动解剖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1.精简教学内容
运动解剖学包含的内容广泛,以徐国栋和袁琼嘉老师主编的《运动解剖学》(第5版)为例,除开绪论部分,共有17章,涉及的内容从运动系统到内分泌系统,而学习的时间为一学年,包括实验在内,总学时不超过88学时,在如此短的学时安排下,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那么想必大部分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运动解剖学教学内容精简已势在必行。但如何精简?从哪些方面精简?是大部分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解剖学教师不得不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根据现有课程的时间安排,运动解剖学一般是在运动解剖学之后,所以,与人体解剖学或医学院校重点要学习部分的内容是主要精简对象,如神经系统部分内容中,有关神经系统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简介,而不深入学习,因为学生感觉到这部分知识太过于复杂和难记忆,且相关知识与运动实践的关联不是很大;心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中血液和淋巴有关生化知识可以先作简单介绍,因为在后续的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会详细讨论,在此可节省部分时间用于其他方面的重点教学;在人体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教学中,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肾的结构与功能等,也可简单介绍,这些部分的内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现实生活中联系较少,而与医学关系稍密切的内容,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如内分泌器官等方面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如神经系统分为五章,可将神经系统概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和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及脑脊液循环整合为一章内容进行教学,并对不同类型神经系统和通路进行比较,这样不但能精简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取舍合理,是有效、全面和系统进行运动解剖学教学的重要保证。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且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获得知识,而是在于应用和创造。在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现行的运动解剖学教材是在原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中的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综合为一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尽管教材经过不断的修订,但现行教材中人体解剖学内容偏多,其中一些内容对体育院系的学生来说深奥难懂,且不够系统。而与运动密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却显得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该课程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是摆在高校运动解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由于运动解剖学内容的抽象性和难懂性,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会使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而如果教师采用中小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不照顾学生情绪,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落千丈,更别说掌握知识了。因此,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教师应在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尝试“快乐教学”、“合作式教学”和“兴趣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运动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如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普及是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标志。在运动解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动画或视频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直观化解说,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容易,使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更突出。
3.改革实验教学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现有学时的安排,实验课占整个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多,其实践性也体现在理论和实验的不可分割上。尽管运动解剖学实验课内容无统一的硬性规定,只需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在院系实验室条件进行正常开设,但在标本和模型及其他仪器设备设施较齐全的体育院系,可开展有一定难度或较高级的实验,而在条件和设备较落后的地区,应选取简单可行的实验项目开展实验教学。具体来讲,应结合所选运动解剖学教材的内容,重点考虑验证性实验,如肌肉的观察、细胞与组织的观察和上肢骨和上肢关节等,并在实验教学大纲上要有所体现;而专业性较强的院系,在仪器设备较齐全的情况下,可有条件地开展一些较高难度的实验,实验项目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如开展肌肉功能练习的实验设计等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条件较难得到保证的院系,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兄弟院校或本校的相关院系实行网上预约,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使实验教学资源物尽其用。运动解剖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概念不但多而且较为抽象,对于文化底子较为薄弱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则易使学生失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有利于缓解长时间理论学习带来的压力,调节学习气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对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不但有利于体育院系学生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中人体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使理论写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加深学生对运动动作的理解,为更好地开展运动训练、全民健身和运动处方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精简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三方面对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提出了看法,以期为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运动解剖学能更好地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新凯,潘珊珊,余竹生,等.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与思考[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6):594-596.
[2]連玉龙.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及设想[J].城市地理,2014,(12):231.
[3]马志君.运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02-104.
[4]王瑞静.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7):117-118.
[5]赵志敏,姚建勇,李洪涛,等.系统解剖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农垦医学,2013,35(5):463-466.
[6]阎卉芳,陈安,余清平,等.中医大学生系统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初探[J].光明中医,2014,29(5):110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