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15-09-10简文彪
简文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实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物理教学效果。
一、物理课的实验导入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它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树立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教学中用棱镜片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接着演示课本图0-2、图0-3、图0-4、图0-5所示的实验。做每个实验前可以让学生先猜然后做。做完四个实验后可充分利用实验现象阐述物理是有趣的:纸片被弹出而鸡蛋并不飞出;冷水能使停止沸腾的热水重新沸腾起来:放大镜并不总是起放大作用,还起缩小作用;散开的塑料捆扎绳,捋的次数越多散得越开。这是为什么呢?解开这些谜是非常有趣的,使学生感到新奇。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将对物理事实有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要: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并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及所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将演示实验改为实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我校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使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公式经过学生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来。这样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一节的教学中,将晶体的熔化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为15组,每组一套实验仪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实验,最后得出晶体熔化的规律。这样一改,效果大不相同,由看老师做实验变为自己动手做实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教学效果。又如在光学“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是由老师通过演示实验总结透镜成像规律,我们改为让学生随老师一起通过自己动手用实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凹透镜成像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总结出“透镜成像规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为后面的光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2.利用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的学生实验,就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的物理实验。它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三、学生自备自制实验仪器
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实验仪器,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服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大家一起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
在现行物理教科书中安排了若干课外小实验,可以通过这些小实验,引导学生制作完成,提高操作能力,举办学生学习成果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让学生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再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如下实验题:
要测定铁块的密度,手中有一台天平(含砝码),甲、乙两个大小不同且刻度不清的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想想怎么测?根据所测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铁密度的表达式。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根据p=■,用天平可以测出铁块的质量m■,但刻度不清的量杯无法直接测出铁体积,应想办法间接测出铁块体积,步骤是:(1)在大量杯中盛满水;(2)用天平测出小量杯质量m■;(3)用细线系着小铁块浸没于盛满水的大量杯中,并让大量杯溢出的水流入小量杯;(4)测出小量杯中水和杯的质量m■,则小铁块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V■=V■。
铁的密度求出来了,学生通过对方案的设计,看到自己设计的方案成功了,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锻煉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总之,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使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创新是事物发展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质变过程。创新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