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下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2015-09-10戴宗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品格诸葛亮因材施教

戴宗

于教学来说,它也是一门艺术,教师需看到教学对象群体的学生在心理、生理、认知特点、处事原则上所呈现的特殊性,并有意识的依照这些特殊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知学生所想、所知、所求,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教学才能征服受教育的学生群体,才能获得价值和意义。

一、想学生所想,排学生所难

有学者这样指出:教师教学活动是在受教育群体的目光注视下展开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颦一笑都会影响学生,成为无形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不能没有假想的受教育群体。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后,教师都应该想到自己的教学计划及言行举止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该有怎样的想法或以什么样的行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依据这些所想,教师不断对要传输出来的知识进行反复过滤、清除、升华,经过这些处理,才将知识搬上课堂,指向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当然,教师所想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的特点之上的。在这里,教师要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原则,最大程度的兼顾所有学生的弱点,挖掘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例,这是一篇诸葛亮北伐中原之前上呈给刘禅的表文,文辞恳切、真挚感人,寄予了诸葛亮对后主的殷殷期望,表达了自己忠贞不二的一片赤诚之心。本文集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加之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刘禅为政、任贤之法。让人感动而涕零。该文章中涉及到很多字词,初次阅读,学生难免将字词的古今义混为一谈。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因材施教,兼顾全体学生的认知弱点,将全体学生应该会遇到的阅读障碍罗列出来,并找到适合的方式铲除字词古今异义的障碍。当然,“授之以鱼”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师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对待古今异义的阅读技巧。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话,其中的“卑鄙”古今异义,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不对这两个字做解,让学生联系前后句,说说该句应该是什么意思。该句的前一句是说臣本是平民,在南阳过着务农的生活,在乱世中能够保全性命,不奢求能闻达诸侯。该句的后一句是说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国家的局势。联系前后句,一位平民得到先帝的赏识会有怎样的心情?学生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句:“先帝不认为我出身低微,而是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卑鄙”之意通过前后句的联系以及这句的大概意思迎刃而解。教师想学生所想,了解障碍的具体方位,排学生之所难,通过答案、技巧的传授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二、以积极的态度实现积极的影响

我们始终扮演着两种角色:接受者、传播主体。当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出现的时候,我们极为渴望从周围的人群及所处的环境中获得我们想得到的东西;而作为传播主体的角色出现的时候,我们又渴望自己能对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二者相比较,存在传播主体情结的人占绝大多数。这种情结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教师。但是,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所树立的形象往往是言行独断,让学生无条件的遵从,这使得师生间存在等级关系。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只会加剧学生自身因心理、生理等诸多特点所引发的叛逆感,由此导致德育、学育都无法进行。所以,教师应改变这种作为传播主体所滋生的阶级观念,更多时候要俯下身子,观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使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形成积极影响。

以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例,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颂扬抗日军民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高贵品格。文章首尾呼应,以白杨树的形表、象征品格为主线,赞扬那些有白杨树之品格的抗日战士及人民群众。作者以文中主题棒醒世人,“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贵族化的楠木”。在这里,教师自身要怀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索这篇文章对我们生活的启示,分享自己曾幸遇的有白杨树这种品格的人。 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会觉察到文本内容及教师对自己的积极影响。

三、投其所好,各取所好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知识的包容性,可以将诸如文艺、体育、科学等知识圈定在自己的领域。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审美趋势,投其所好,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做一次联系整合,让其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又凭借自己的审美角度、人生阅历等,各取所好,并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例,教师可从不同领域出发对该文章进行多角度的讲解。可以是历史方面的,可以是政治方面的,可以是君臣等级方面的,教师投其所好,让学生各取所好对诸葛亮的这篇文章进行研究。

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双方的和谐配合下展开的,教师要深谙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厌恶、喜好,因材施教,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东部分校)

猜你喜欢

品格诸葛亮因材施教
诸葛亮喂鸡求学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诸葛亮隆中决策
冬季暖男必备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