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参照物求解初中物理的追击、相遇问题

2015-09-10李云凤

考试周刊 2015年67期
关键词:参照物

李云凤

摘    要: 追击与相遇问题是初中物理计算方面的难题,可以用学过的参照物的方法,运用简单的物理图像进行计算,使计算简单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关键词: 追击    相遇    参照物    物理图像

“追击、相遇”问题是中学物理关于速度、距离和时间三者计算题的难点。在解决这类题型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没有从小学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思路中跳出来,所以会觉得这一类型的题十分难解和麻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其实,通过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解决这一类型的题,通常都有一些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追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本文就选择参照物的方法对追击和相遇问题进行了探讨。

1.追击问题

研究追击问题的实质就是:研究两个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达到相同的距离。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抓住“两个关系,一个条件”,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路程关系;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能否追上,或者是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解题的入手点。下面我们将用到已经学过的参照物进行解题,这样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另外,从初中物理开始,学生就要习惯性地画草图辅助解题,这样能对学习高中物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例1.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她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此违章车辆已经距警车400米。决定前去追赶,警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去追,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车辆?

(2)警车追上货车时距离追赶地是多少?

分析:本题中运动的物体是警车和货车,我们可以选用前面学习过的参照物的知识解决这类追击问题。我们可以将货车视为参照物,这样就可以认为货车是静止不动的,那么警车相对于货车来讲就是运动的,它相对货车的速度为:V=V警-V货。我们由V=S/t,可知速度与时间、路程必须一一对应。所以,相对速度对应相对的路程,则在追击过程中,时间t等于两者的相对距离除以两者的相对速度。

解:(1)将货车作为参照物,货车是静止的,警车相对货车是运动的,则,v=12m/s-8m/s=4m/s,那么警车此时的相对速度为4m/s。

由v=得,t=,那么t==100s

(2)因为t=100s,由s=vt得:s=12m/s×100s=1200m

小结:在解决追击问题时,我们选择参照物的方法进行解题,一般选择参照物有两种方法:一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二是根据题意选择参照物,我们通常把被追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定参照物后,我们针对参照物运动的物体进行分析,找出它的相对运动情况,即相对速度,在求相对速度时,我们会发现:“相对速度=速度大的-速度小的”,再根据“两个关系,一个条件”确定两物体的物理关系,进行列方程求解。总的来讲,追击问题的公式为:

追击时间=

2.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要让学生在追及问题的基础上对相遇问题的运动地方、运动方向、运动时间有充分的认识,让他们知道相遇问题的四大特征:运动地点(异地)、运动时间(同时)、运动方向(相向)和运动结果(相遇)。和追击问题一样,在解相遇问题时,要抓住“两个关系,一个条件”。

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聚8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80km/h,乙车的速度是120km/h,问:甲、乙两车多久后相遇?

分析:本题中,我们仍然选择参照物的方法进行求解。我们选择的甲车或是乙车为参照物都可以,我们现在选择乙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相对甲车来讲是静止不动的,那么甲车相对乙车是运动的。在追击问题中,我们认为相对速度是速度大的减去速度小的,但是在相遇问题中,我们的速度不再是这样的。在平常生活中,在相向行驶的两车错车时,我们会觉得迎面而来的车的速度非常大,所以,现在甲车的相对速度变为:v=v+v,即两者速度之和。然后根据物理关系列方程。

解: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乙车的运动速度为v=v+v,v=80km/h+120km/h=200km/h,由v=得t=

则t==0.04h

小结: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我们仍采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这样就降低难度,选择两个物体中的一个作为参照物,另一个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运动情况就十分简单明了。在相遇问题中,相对速度变为两个速度之和,不再是追击问题中的速度之差,这一点要注意区别追击与相遇。相遇问题,我们可以写为:相遇时间=。

3.结语

追击和相遇问题比较抽象,所以本文针对追击和相遇问题,运用选择参照物和画物理图像的方法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明了的物理图像,从而解决此类型的题目,使计算更简便,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猜你喜欢

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参照物
利用参照物计算
运动还是静止 参照物说了算
幸福不需要参照物
领悟参照物 判断动与静
邀游在运动的世界里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参照物选择的几个原则
“机械运动”典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