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七点建议

2015-09-10刘远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材体育

刘远

学校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七点建议。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首先明确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学生,即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体育老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学生角度、健康角度、興趣角度、终身角度认识体育课和上好体育课。

其次通过体育理论学习,让学生转变对体育的传统认识,用理论指导竞技,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终身学习的帮助。

再次就是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田径进行跑、跳、投的学习,基础内容的学习要增强趣味性;球类教学学习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积极性是教学重点。

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健康体质

传统体育课一般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缺乏创新。优秀的体育课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和小组合作,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与体操。既调动学生主动性,又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教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唤起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好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激励”。在课堂上,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这样的小动作足以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应体现多样化。如运用竞争机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倡好帮差活动,学生做示范或表演等,既把课堂还给学生,又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游戏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游戏形式“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

3.依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初中生心肌力量较弱,呼吸频率快而浅,骨胳易变形,肌肉纤维细而无力,不能单调地长时间地做重复练习。同时,对力量性强、对抗性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应掌握好练习的尺度、分量、次数和间隔时间。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应注意在活动中让学生的上肢活动和下肢活动搭配,促进全身运动,并注意每次活动的时机、次数和持续时间,使体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且与之相适应。初中生对各种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非常喜爱。但是,他们的兴奋性不持久,注意力容易转变和分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兴趣广泛、好动的特点,教材安排力求多样化,同类教材的练习方法和形式要多变。同时,特别注意掌握好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自控能力差,体育活动中不自量力,爱表现自己;有时为了跑在别人前面而有意阻碍别人,不守规则;情绪波动较大,遇特殊情况就紧张发呆,束手无策,一旦高兴又非常得意;有时好打逗同伴。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通过比赛和游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教师要嘴勤、眼勤,经常启发诱导学生按老师指定的内容、动作、方法、要领、规则和场地进行活动。在教基本技术时,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

4.认真组织教学,关注学生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求知欲望,对体育教学非常有利,因此,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体现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哪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认真地学,并且认真地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提高学生上课兴趣,而且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对其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5.正确开展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与单元教学结束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是不尽相同的。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逐步发展过程,因此,这时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应当多看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以表扬为主,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诊断,及时、有重点地向学生反馈真实的学习信息。在课堂学习评价中,不能只讲优点、不讲不足,只有表扬、不敢批评;不能把“吹捧”当成“激励”;不能言过其实、夸大其词地为学生提供虚假的学习信息,否则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有害的。

6.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结果是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