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类学生英语“舞台式”教学的交际性原则
2015-09-10梁玉娟
梁玉娟
摘 要: 大学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长开展的“舞台式”教学,全面贯彻了交际性原则,让学生在舞台上自信地表演的同时,形成和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舞台式“教学 英语学习 交际性原则 艺术类学生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的提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相继提出语言交际能力概念,英国的一些应用语言学家也相继提出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原则,认为语言教学的技能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在中国近年的英语教学改革中,针对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学者们提出很多不同的理论。其中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如何使英语语言教学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兴趣,已成为重要的命题。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西北民族大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考虑到艺术类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习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与“舞台式”教学法相结合,将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充分应用于教学中,以此激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英语并发展英语的交际能力。
一、在“舞台式”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运用交际性原则
英语“舞台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以英语戏剧和英语舞台剧的形式输出,在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中,使传统讲授教学转变为有趣的舞台情景表演,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作为语言输出的平台和媒介,最终在模拟的舞台情景剧中掌握和发展英语的交际能力。
1.“舞台式”教学的教学过程。
“舞台式”教学不能脱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在听、说、读、写、译及词汇量上都要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在剧本的选择上,也要酌情考虑艺术类学生的语言基础。
课时上不能按照传统教学的课时安排,要动静结合,有讲授的过程,也要有舞台表演的部分,使学生不感到讲授与舞台脱离,从而使枯燥乏味的记忆过程变得更有目的、有趣味。
教室不能在固定的场所,应有所变化。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及舞台表演教室交替使用,才能更好地实施“舞台式”教学。实践证明,空间的转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集中时间。
教学始初,在确定好舞蹈类还是音乐类教学班级的同时,选择相应的剧本,舞蹈类偏重肢体表演,剧本的选择尽量多一些舞蹈部分;音乐类可以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加入一些戏曲歌剧成分,从而使艺术类学生各得所需,充分发挥特长,使他们自信地在舞台表演的同时融入英语的学习情境。舞台剧的表演需要的不仅仅是熟记台词,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仅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对于英语的表达上也要反复更正,如轻重音、连读和情绪等。剧本都是来源于生活,对于舞台剧的创作背景、创作历史及创作者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提前准备教学用具、教学光盘,并查阅与剧本相关的知识,做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舞台剧不是简单的对剧本的呈现,学生不仅要理解和背会台词,还要融入表演,从而更好地呈现一部完整的英语舞台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语言学习和艺术体现的结合点,让学生观摩、设计、表演、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渴求。
2.“舞台式”教学中运用交际性原则组织教学。
在“舞台式”教学中,教师不再占主导地位,应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如分组讨论、互相提问、观点陈述等;教师指导学生对经典英语戏剧、歌剧、英语电影中的片段进行改编,最终以舞台剧的形式输出,以此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教学设计,变被动为主动。除此以外,教学不完全依赖课本,可引入多媒体课件、音乐、戏剧和影视片段,学生在欣赏和模仿的同时,加强英语的听说技能和人文素养。
“舞台式”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舞台剧。舞台剧就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通过观摩、设计和思考,将剧本上的内容情景再现,或将所学的对话或者课文以情景对话(Situational Dialogue)或模拟对话(Simulation)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再现,学生在融入情感表演的同时,学会语言的技能和功用,进而掌握语言交际能力。除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交际化以外,教学的场景安排也应交际化,舞台、背景、服装、音效等都可以增强情景的真实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完成教学内容。
在实施交际性原则组织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根据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教学要求,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自身特长、表演能力及性格决定分配学生的角色。不可强加学生不能驾驭的角色勉强学生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对以后的舞台教学望而却步,产生恐惧心理。
二、运用交际性原则在“舞台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学方法的多变性。
交际教学是灵活动态的,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准备好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但是课堂不能拘泥备课内容,教师要根据在组织课堂时学生的表现、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及当时的教学动态,实时地改变或增补教学内容及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以适应动态多变的课堂。
2.根据交际性教学原则,为“舞台式”教学创设愉悦的教学气氛。
“舞台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现状,让基础较差的艺术类学生有自信表达和掌握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多交流,使他们克服交流的畏惧和焦虑心理,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避免在交流过程中纠正错误。教师要做到言语温好、情绪饱满,为学生营造和谐、积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克服紧张心理,树立自信,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积极性。
3.教师在“舞台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施教者、考核者的角色作用。
教师是语言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在交际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融入新旧语言知识,巩固基础知识。要将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握教学难度,对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和剧本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到交际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活动和舞台剧角色分配上,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如英语基础、表演能力、口语表达和舞台经验等,使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潜能。对于“舞台式”教学的考核,要把握交际性原则,除基础知识的考核以外,还要突出舞台剧的考核。教师在舞台剧的考核中,关注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将舞台表现、舞台编排等方面作为加分项目。教师在“舞台式”交际教学中是一个组织者、施教者、考核者,就像一个总导演一样,筹划、组织、编导、排演,最后将一部作品呈现的观众面前。一部作品优秀,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众人之力。英语”舞台式“教学是否成功,教师的责任重大,但是教学环境、教学氛围、教学条件及学生的配合才能将舞台式教学真正行而有效地继续下去。
4.“舞台式”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应渗透到课堂内外。
“舞台式”教学的交际性原则除在课堂上应用外,还应渗透到课外的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在课外花时间研究台词组织排练外,也要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话剧俱乐部等。还可在课外安排学生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信息,看一些原版电影、歌剧、戏剧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观后感、阅读汇报、陈述报告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结语
“舞台式”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舞台式”教学全面地贯彻外语教学中的根本教学原则——交际性教学原则,这对于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和运用交际性原则组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对语言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氛围和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实践和交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真实的语言交流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Canale,M.and Swain,M.Theoretical Base of S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1-47.1980.
[2]William Littlewood.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孫小盂.高校艺体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3):69-71.
[4]王蕊.综合性大学体育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325.
[5]杨晓娅.“舞台式”教学法在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