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

2015-09-10黄昌富

考试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自主阅读小学生

黄昌富

摘 要: 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依据学生阅读能力水平和阅读文本的特点,从阅读目标、阅读情境、阅读感悟、阅读创新等方面引导学生阅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主阅读 引导策略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因为小学生的自主阅读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尚未达到完全独立的状态,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的引导是实现自主阅读的关键,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引导。

一、导目标,明确阅读方向

阅读目标是阅读活动主体在自主阅读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是自主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贯穿阅读全过程,统帅、影响和制约着自主阅读的所有因素。赞科夫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应当知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课的合理进程预先有一个清楚的设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获得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要把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有质量的问题。这样学生阅读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如教学《白杨》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筛选,归纳出问题:1.白杨的特点是什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2.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就会产生积极的实现目标的动力,从而主动阅读。

二、导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缺乏学习愿望和动力,那么教师的一切技巧都将变成木乃伊。”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目标后,教师要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将课文描述的情景再现出来。可依据教材及学生实际灵活采用以下方法:多媒体展现、实物展示、模拟表演等。如教学《太阳》一课时,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基础上,创设“太阳知识咨询”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太阳公公和小朋友进行对话。小朋友询问太阳公公:太阳有多大?多热?多远?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样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

三、导感悟,注重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诵读欣赏、质疑问难、交流讨论、比较鉴别,在阅读体验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1.读中感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课的基本特征,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多读,读到位、读出味。但多读不是滥读,首先要选准“多读”的内容,做到多读重点句段,多读难理解的语句,多读精彩片断。其次要恰当选用“读”的方式,一般来说理清结构用引读,检查了解用指名读,渲染气氛用齐读,初步感知用自由读,品析对话用分角色朗读,思考揣摩用默读。如《丑小鸭》一课中的“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天鹅呀!”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指名读的方式,并注意“啊”字和感叹号,要读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高兴、惊喜和幸福的心情。

2.思中感悟。赞可夫说:“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既要运用形象思维把生动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又要运用抽象思维从字里行间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因素,激活学生思维,可采用设问导思、质疑导思的方法。设问导思是教师设计有质量的问题,启发、诱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抓住“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这一重点句,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里把邱少云比做什么?2.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邱少云像千斤巨石?3.邱少云为什么要像千斤巨石?4.邱少云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教者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层层设问,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议中感悟。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一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要引导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为教师的引导提供依据。如一位学生说出对《白杨》中“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叙说,多了一点知识”这句话的理解:“多了一点知识就是知道新疆有许多白杨树。”这时教师及时引导: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想想孩子们还可能知道什么?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各自感悟。孩子们知道爸爸像白杨树一样坚强;孩子们知道边疆建设者都像白杨;孩子们知道爸爸希望他们也像白杨……这样以议促读、以议促思,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比中感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利用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和小鱼被困场面作对比,使学生感悟小鱼的危险处境和小鱼渴望获救的心情。课文中有一句话充分体现了小鱼的危险处境:“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可以让学生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能不能把“蒸干”换成“晒干”?

四、导拓展,促进阅读创新

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先驱,他提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遇。教师要善于把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点,引导学生求异理解、联想理解。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结尾句:“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想象狐狸叼起肉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一问使学生的想象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乌鸦顿生一计说肉有毒,狐狸把肉扔了出来,乌鸦把肉叼了回去。有的说洞里有条毒蛇把狐狸咬死了……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导的实质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高质高效地阅读。只要教师恰当应用导的策略,学生“自能读书”的目的必定能达到。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自主阅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