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出写之苦,走向作之乐

2015-09-10俞文英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俞文英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生活为习作服务,让生活滋养学生的习作。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的意识,避免到了习作课时才寻找题材,为习作而活动。可学生天天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周围的一切都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怎么会用心观察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用心观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美丽的“陷阱”:每天语文课利用3分钟给学生讲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都是一些平凡而又有吸引力的事或物,如《短尾狗》、《含羞草》和《校园趣事》等。听着听着,学生心中就产生想亲自探究的欲望,他们也会有意识地留心生活中的事物。我抓住时机,以退为进,把3分钟交给学生,讓他们交流当日的见闻,加上交流后的激励性点评,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越来越浓。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有了观察生活的兴趣还不够,生活那么广阔,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有静有动,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顺序或特点。因此,要引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用舌尝、用脑想……如观察美丽的大花坛,我让孩子们从高处观察,大花坛像什么?从近处观察,大花坛像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各个小花坛里的各色花儿,红的像什么?白的似什么?黄的如什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才能对生活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摄取生活素材。最后,指导学生记下见闻。学生对周围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进行有目的的细致观察后,还要用笔把它记下来,从而提高对人、事、物的洞察力,提高描述事物的表达能力,更好地积累习作素材,为作文建立丰富的素材库。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只要自己认为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都可以写下来,每周交流一次,并把较好的展示出来,用以激励学生的信心。学生为了让自己所写的内容获得别人的肯定,就会千方百计地留心艰察,就会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样,习作素材丰富了,生活细节找到了,习作内容也就具体了。长此以往,学生怎会在作文课上“俯首干啃铅笔头”呢?不同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内容又怎会千篇一律呢?学生绚丽多姿的生活定会让习作内容丰富多彩。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的习作情感真实

写作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光用眼是无法完全体会生活的内涵的,习作时也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只有走进生活,用实际行动触摸,用心体悟,才能让习作有血有肉,情真意切。首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间较长,教师要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于是,当学校开展鼓号队、电脑兴趣小组、红土书香经典诵读等活动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然后把活动经历写下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拥有自己真实的体验,为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习作打下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让学生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父母做家务时在一旁帮忙,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帮父母洗衣服,为父母泡杯热茶等。于是每当周末我便让学生完成小练笔,如:《我的周末》、《我劳动我快乐》和《今天我下厨》等,学生从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和亲情的温馨,写出的文章怎会缺情呢?三是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如清扫街道、宣传环保知识、慰问军属,等等。组织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遍赏家乡的景点,如:“江山睡美人”、“天马山”、“龙硿洞”、“云顶茶园”,等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如让孩子们调查家乡的变化情况,参观家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工业园区,了解它们的生产与发展情况等。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最真切、痛快的感受,下笔时真情实感便会自然流露。

三、提炼生活,让学生的习作新颖别致

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不等于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善于从生活的积累中提炼出新颖别致的素材,这样的习作才能吸引人。不少学生取材陈旧,对于具体题目的取材,内容上基本大同小异。写妈妈永远写生病时妈妈怎样着急,怎样悉心照顾;写好人好事免不了给老人让座、帮别人扫地,拾到东西交给老师,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提炼生活。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把别人目前不要的货买进,别人需要时,他卖出,这样获利就高。写作文好比经商,大家都用过的素材,我尽可能不用;尽可能地从积累的素材中取别人没用过的,这样文章才易有新意。鼓励学生勇于打破陈旧的思维框架,大胆求异求新,选生活中常被人“遗弃”的东西。一是“真”中求“新”,写作时不写自己不理解的、体会不深的内容。如写《难忘的第一次》,大多数学生都写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煮饭等,而有个学生则写第一次喝酒,他把喝酒的经过及感受写得很具体。虽然小孩子喝酒是不好的,可小作者敢于说真话、写真话,这是非常可贵的,这样的材料真实可信,富有童趣,写出来具体生动,谈起来也感到亲切,既真实又有新意。二是以点代面。有些习作若是面面俱到就会浮于表面。如果抓住生活中的某个方面写,则反而使文章更有新意。如写《我家变了》,很多学生都从吃、穿、住、行等方面泛泛而谈。有个学生却能以点代面,抓住家中的雨伞写。从爷爷辈们口中的油纸伞、黑布长钩伞到现在五颜六色的防水伞、晴雨伞、三折伞等突出“我”家生活变化之大,这样取材新颖、典型,使人看了耳目一新。

总之,有生活才有作文,没有生活则不可能有作文。写生活作文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拥抱生活。生活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解决了习作“无米之炊”的难题。帮助学生寻“米”,必须从绚丽的生活中获取。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