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优化改革初探
2015-09-10熊新朱龙英吕红明汤沛刘绍娜
熊新 朱龙英 吕红明 汤沛 刘绍娜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汽车电器和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三种措施,即增加学时、模块化教学和增加实验的综合性实验。通过这些优化措施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通过在本院学生中采用这些措施,希望能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化措施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汽车知识学习中其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习者全面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具体内容包括蓄电池的结构、型号、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蓄电池的充电和故障;硅整流发电机的构造、型号、工作原理、特性、调节器的原理与分类、汽车电源系统的保护电路;直流串激式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型号,起动机的传动机构,起动机的驱动保护电路;汽车对点火系统的要求,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电子点火系统概述,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构造;电子控制系统概述,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汽油喷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点火和其他控制、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汽车防滑系统及汽车故障检修;汽车电器线路的组成和特点,汽车电器线路的配电器件,汽车电路图的表达方法和分析方法,典型车型电路分析等内容。但是,由于受本科专业总学时要求的限○ 教改研究,如此多的知识点只能集中在48学时中学习,使得许多重要的内容如ABS、空调系统等无法详细展开学习。本文希望能对本门课程结构及内容进行优化,并已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试验,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
现有的教学计划中,《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总学时只有48学时,还包含8学时的实验学时,因此很多内容无法详细展开,比如包括点火系统的微机控制原理、结构和实车分析,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开发,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防滑系统及空调系统等内容只能了解大概,使得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的学习无法做到系统与详尽。
2.教学内容分散
在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时,受课程总课时及理论课时的影响,为了兼顾课程内容的详尽和全面,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显得较为分散,出现“东讲一点”、“西学一点”之类的现象,同时在实验中造成学生基础知识准备不够充分的假象,时间长了就会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出现下滑,不利于学科发展,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3.实验设备单一
在购买实验设备时,由于生产相关内容实验设备的厂家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功能单一的实验设备,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浪费资源,比如一些蓄电池、发电机及起动机等设备分开购置实验台架,如果几大系统综合设计开发综合电气系统就会减小投入,提高利用率。又比如车门系统设备将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分开装配形成相互独立的设备,同样会降低设备利用率。
二、《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优化的措施
针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两年前我们就在研究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总体来说,采用了以下优化措施。
1.课程拆分、增加学时
在安排车辆专业及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方案计划时,适当调整使《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拆分为两门课程,即《汽车电器设备》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两门课程分别为24理论学时+8学时实验学时,使汽车电器与电子宗的学时达到64学时,学生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学习汽车有关电气和电子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充分的动手操作实验设备的时间。
2.教学内容模块化
采用模块化教学的学时方式,实现现场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技能教学相结合、更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教育培养方式。分别在《汽车电器设备》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过程汽车相关实物带到教学现场(包括理论教学课堂)、汽车相关元件的模拟实验面板,达到了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系统和辅助电器系统、汽车电器线路分析为主要教学模块,并结合动画使学生、電子控制系统及汽车电路分析等,达到了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主要以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汽车电控转向系统、汽车巡航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防盗系统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诊断为主要教学模块,系统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3.增强实验设备的综合性
针对实验设备综合性不强、功能分散的特点,致力于改造现有设备,将电源系统中的蓄电池、发电机及起动机相结合形成了汽车万能实验台,一套设备拥有了多项功能;购买多台汽车万能实验台,可以同时容纳70人左右的学生同时实验,并将多个系统的开发融入其中,使该设备除了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可以满足科研需求,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另外,采购汽车电控悬架相关教学和科研设备,在教学时为学生讲解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进行科研研究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悬架测试悬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数据、增加振动测试设备可以把悬架的振动特性表达出来,为悬架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平台,大大提高此类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三、《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优化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的优化,无论从理论教学还是从学生实际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由近2届的共计200位同学的课程考察结果来看,理论与实验中有关工作原理理解和动手调试方面的得分率都得到了提高,相对于优化前,学生进行相关毕业设计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有较大提高,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觉得在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方面学生的基础比以前都好,工作后学生对于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研究不再畏惧,而是大胆地进行研究和创新;在参加“飞思卡尔”和方程式赛车的比赛中能更好地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改进和提高。
四、结论与探讨
通过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内容和课程的优化,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了汽车电器相关内容的知识面,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但是,由于实验设备数量和质量不足,使得优化和改革还需要大量教学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波.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J].辽林科技学院学报,2012(03).
[2]李志春.《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1(03).
[3]凌永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