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5-09-10乔俊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中等职业教学改革

乔俊梅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要使课程教学更接近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需求,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道路,根据学生实际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来确定学生动手操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该课程主要涉及电气控制的电机、特种电机、变压器等常用电器元件和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等内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电机设备和控制电路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企业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对教师来说讲授该课程也有一定难度。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普通高中学生稍差,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自觉性差等问题。但动手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喜欢动手实践,所以这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核心课程,如果不采用新型教授方法而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就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了。所以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边教边做,真正达到“做学教”一体化,学校应配套相应的实训场地设备和教学环境,通过真实岗位任务驱动来设置教学所需,进行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本课程的讲授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电机和电器控制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此课程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要把握实用性原则,有选择性地把教学任务优化,降低理论的难度,删减部分内容,增加部分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能够深入浅出。教材编写需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精选教学内容并增加实践动手课程学时,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改革

电气控制技术课的传统教授方法是理论填鸭式教学法,教师不能综合考虑学情,不顾学生现有基础和接受能力,整堂课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盲目被动听课、记笔记,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不用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目标又是内涵。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质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据此,该课程教学方法要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学生动手做

学生动手做是以学生对学习对象的感知为前提的,此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疑惑之处,让他们对要学的知识进行感性认知。对于不明白的知识,学生认知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会产生错误认识,但教师不要否定感性认知的必要,经过思考才能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也就是通过讲授到动手做,通过实践得到理性认知。比如,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操做实验时,这一课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其旋转、断电、改变相序使其反转等知识。上课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几组,四至五人为一组,使用一台机器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待整个操作结束,在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什么,标签上写的是什么,结构是怎么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和直流电动机的区别有哪些,怎么样做才能让其旋转等。通常,学生如果能够产生这些问题,那就代表教师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正确的,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这些疑虑高兴,并且应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表扬发现问题的学生。尽管最后能完成任务的学生不多,但最起码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三相异步电动机有一个转轴、罩壳、接线盒,并且接线盒里面有六个接线口,上面分别标有U1、U2、V1、V2、W1、W2,要使三相异步电动机转起来需要三相电源。学生虽然不知道三相异步电动机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它是依靠什么原理转起来的,不过没有关系,学生在该过程中获得的基本感性认识是学生认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第一步,有了这些基本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进入第二步“教师理论讲授”,这样便能顺利地解决学生在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教师讲授理论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内容广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切实需要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对于这样的困惑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也愿意学、愿意听。通过将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定转子作用、电动机原理、旋转磁场、接线盒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通过详细的理论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活跃学生思维,教师需考虑学生能力,将每个问题的讲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教师务必明确三者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是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教师不到现场指点;教师讲授的时候,不运用多媒体教学或者简单设备而只让学生凭空感受。这三者是有机整体,互相牵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边学边教边做;在教授时,学生要积极思考,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学生做的时候,学生变成主导者,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做或者教。此种情况下,课程时长设置可以延长到60~80分钟。

三、考试方式改革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决定了教学考核及评价方式的改变,建立科学的与职业教育目标一致的评价体系,不要单纯地只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既要增加考核的力度,又要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价体系要能够检验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鉴于此,应以能力评价学生,新的考核方式应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纳入考核,同时需考虑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其中实践成绩比重要大一些,占60%的比例,期末考试占到40%左右。在此基础上,采用职业资格考试、技能鉴定和学校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考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重视实践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积极展开动手操作才能让技能适用于职业需要。同时,要辅之以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价教师,学校要建立由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学业绩、教科研工作、教学创新等组成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学生在企业岗位中的实际需要,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步伐将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推向新的台阶,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文章中提到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教学内容的精简,考核办法的变革,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将课程内容教学与考取执业资格相结合,更新教学改革和教师思路,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传统的设施设备,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甚至提高教师动手制作实习实验设备的能力来确保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壮.谈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2]邓力,张莲,李昌春,余传祥,吕厚余.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6).

[3]袁建春,吴文龙.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2007,(18).

[4]吴德明.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叶俊.以行动为导向进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6].方玮.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技术中等职业教学改革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