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应该形成的教学行为

2015-09-10勾小东肖天琼

考试周刊 2015年61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师生关系

勾小东 肖天琼

摘 要: 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教师在新课程指导下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职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和对学生综合评价单一的纸笔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感情越来越淡薄,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行为 师生关系 评价观

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传统教育观念指导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主体地位,教师驾驭课堂方向,驾驭学生,单一指导的教学方式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占据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的表现,不再以学生分数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而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行为表现,以学论教定教。教师应该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下面是我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冷落学生、嘲笑学生,不能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意见不一致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当众批评学生。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意见的机会。这种对学生尊重接纳的表现和给学生需要的满足,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为学生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告诉我们人除了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逻辑能力外,还有视觉空间能力、音乐节奏能力、运动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给学生展示空间。

3.老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

现在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要培养他们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对学生人生起着引领作用。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1.改变教师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新课程背景下,从师生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关系上,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课堂和学生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

2.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应该形成的教学策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由重知识学习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学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调查等,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探究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参与教与学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要以饱满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注意,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改变教师评价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1.改变教师评价观。

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全面評价学生素质的体系,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情感与个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的标准分层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学生实践、探究、合作等方面评价。改变过去只重视纸笔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应建立全面评价学生的体系。

2.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生因理想而精彩,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要把个人成长与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一名胸怀远大理想的中学生一定有前进动力和方向,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充实。教师与学生要以情染情,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把教师的合理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有才华的人总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有人说15岁以前的长相是父母给的,15岁以后长相是自己练就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必要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与探究,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教学方式单一。新课程给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新要求,即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转变观念,否则改进教学行为就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钟启全.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