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活文言文教学

2015-09-10侯安妮

考试周刊 2015年60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文言文教学课程资源

侯安妮

摘 要: 本文就选材的原则、内容、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合理有效地选择课外文言材料,增加文言阅读量.提高文言课堂质量和效益的尝试。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文言文教学 学习材料

当前文言文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课堂上教师分析洋洋洒洒,板书密密麻麻,可是学生昏昏沉沉,一头雾水,丧失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学生学了好几年的文言文,到头来连一般的文言文章还读不懂。这表明,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文化快餐”式的阅读心理,失去了读古文时从生涩到感叹的快感,失去了因细细咀嚼古书中人物思想情感而产生的共鸣。在多年的教学经历和探索中,针对现有文言教材的不足,笔者着力寻找课外文言读物,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训练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一、选材内容应回归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这样学生才能有意义地学习,选用的教材作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材料,同样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忠实地执行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做到既关注过去,又关注现在,既关注本学科特点,又关注不同学科知识渗透和有机整合,扩大材料取材的视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1.从成语中学文言文。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富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语言成分,其中有一大批来源于汉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如源自苻秦与东晋淝水一战文献记载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有的富有民族生活气息,如与竹子有关的“雨后春笋”、“势如破竹”、“功垂竹帛”、“揭竿而起”、“罄竹难书”,等等。因此,从成语中学文言文是一种便捷的途径。近年来出版的《文言快易通》一书就是教人从成语中学古汉语,此书被南京师大汉语文字学博导马景仑誉为“学好文言不可多得之精品”。

2.把古代蒙学引入教材。古代蒙学读物蕴含大量文化知识,汇集了千百年来民间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等方面的思想,富有教育意义,而且深入浅出,易懂易记,是文言文初学者的好读物。如对初中学生,我们可把《三字金》和《千字文》引入教材,既使初学者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一些文言字、词,又使他们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人文、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文化常识,增进知识和见闻,还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激励,好学向上,惜时努力,自强不息。对高中学生,我们就把《名贤集》和《增广贤文》引入教材,这两个读物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包含多方面内容的格言、成语、谚语,这些都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结晶,历久常新,富有哲理性,且句式长短相间,音韵铿锵优美,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至今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深受学生的青睐。

3.选取古代的格言警句,以思想美吸引学生。按句意分为修身、待人、处事、治学、经营、家庭等六大类,既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又通过整合从中学到文言文的字、词、句知识。如:整合爱国、修身、从政的几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从中可学到“之”等文言字词。

4.选取我国古代家书家训,以亲情感召学生。如:让学生学习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中的《勉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诸葛亮的《诫子书》(“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相庐的《治家格言》(“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见,不入真善”),战国齐国贤相田书谡之母《女学》(“修身洁己,不为苟得”,“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从中体会到古人“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辞源》)的谆谆教诲,认识到应当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成才,认识到应当为人正直谦恭、诚实守信,等等。

5.选用各种古代关于学习、鉴赏的文字记载材料及碑刻、碑林、文化长廊等。让学生能将学科知识整合,并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文言文,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的(笔阵图》,北魏《魏书·释老志》关于云岗、龙门石窟佛像的美学标准的判断,以及古代画论和盆景鉴赏等(“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盒中”)艺术评论:参观学习鼓山上的碑刻等,在课后练习设计中还可要求学生从历史、地理、政治书中寻找文言文学习材料,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

二、在选材运用上应注重技巧

文言文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字、词、句的知识性释读,其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以丰富自己的语言。选材的价值在于运用,其生命在于创新,有创意才有特点。因此,我们要以丰富学生语言积淀为基础,发扬传统,改革弊端,突出选材辅助性、启蒙性、人文性、可读性与新颖性、开放性、多样性、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技能和方法。

1.精选学习材料后,强调诵读训练。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每天背诵、积累2-4条古代名言佳句。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和审美体验,开掘并充分运用蕴涵在古代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特别是使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用心灵与作品对话,透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的境界,实现读书与做人的有机统一。

2.有意识组合文言文学习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熟悉文言文语言表达方式、特点。要求学生利用卡片进行文言文字、旁的积累,并做到日积累、周整理、月小结,让学生不断巩固中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必备知识,努力让学生“用选文来学”,着力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开发、运用和语文学习方式的探索、转变,在引导、启发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上下工夫。以求实现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的目标,达到学“一”知“三”的功效。把学与用、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中学阶段乃至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蜜蜂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香甜的蜜。合理有效地增加文言文阅读量,对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当然,文言文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以提供更佳的教学导向,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文言文教学课程资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