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历史的重新审视

2015-09-10王翠

考试周刊 2015年64期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王翠

摘 要: 《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多克特罗的代表作,以其融虚构情节与真实史实于一体的写作特点著称。该小说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再现了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回顾了世纪之初的那段历史,并引发了读者的重新审视。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角度解读该小说。

关键词: 多克特罗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美国一流严肃小说家多克特罗以其融虚构与事实于一体的独特写作模式而著称。在成名作《但以理书》中,他首次尝试了这种新型写作手法。而在代表作《拉格泰姆时代》里,多克特罗更是将这种把虚幻创作与真实史实相融合的风格发挥得炉火纯青。尽管该书因其反传统的写作手法而受到褒贬不一的评论,但它仍在美国文坛引起了轰动,并为多克特罗赢得了第一个“全国图书评论界奖”。《拉格泰姆时代》主要取景于纽约,描写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家庭在1902年到美国1917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的生活变迁。书中,这三户虚构的家庭与许多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真实历史人物交织联系,再现了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里各阶层的人民如何应对动荡年代带来的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该书构思缜密、内涵丰富、技巧独特,可从多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它最大的特点无疑在于将有据可查的史实穿插到虚构编造的情节中这种将历史再现于文本中的写作方式。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析该小说。

新历史主义是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注重研究文本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旨在透过文学作品的历史语境理解文本,同时通过文学研究解读不同时期的历史。新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并非完全客观真实。在他们看来,虽然历史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由于在理解及记录这些客观事实的时候,记录者会受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受其自身道德、价值等观念主宰,因而,在对原本客观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描述、刻画时,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导致记录的历史并非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再现,而是经由记录者阐释甚至修饰的产物。这样,原本具有唯一性的历史真相就没有如实反映出来,而记录的历史因其带有的主观性变得不完全真实可信。就如阿兰姆·维萨在《新历史主义》这本书中归纳新历史主义者恪守的五项“宗旨”时提到的一点:“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恒定不变的真理,也没有任何话语可以表达永恒的人类本性。”(维萨11)

新历史主义这种对“历史”的怀疑态度得到了多克特罗的认同。“他在《虚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了‘历史只存在于编撰中’”(李俊丽110)。虽然历史基于客观事实,但由于它是“编撰”、“创造”出来的产物,并且是通过各种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就与小说及其他叙述作品有了共性:其一,两者都是人为“创作”的产物,均会受到“创作者”主观思维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反映其“偏见”,导致它们不能保持绝对的客观性;其二,两者均以文本形式出现,均可从文本分析角度研究。这就构成了历史的文本性。就新历史主义提出的小说与历史的互文性这个观点,多克特罗也表示了赞同,在《拉格泰姆时代》里,多克特罗则运用别具匠心的写作手法,“还原”了他心中的那段历史。

在对小说的布局上,多克特罗选取了三个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家庭经历的故事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真实人物、事件。他并没有给这三户虚构家庭中的成员命名,只是冠以诸如“爸爸”、“母亲”、“小男孩”这样的称谓来指代,而对历史人物则保留了真实姓名。通过这种方式,多克特罗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这三个各不相同的家庭都具有代表性。将其作为小说主要人物并透过其生活经历能多层面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困苦遭遇。并且,用模糊称谓的方式“以偏概全”,使书中人物并非特指,而泛指当时美国社会中这一类家庭的各成员。也就是说,“历史事实中的主角们可以是任何一个‘父亲’、‘爸爸’、‘母亲’、‘妈妈’、‘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既是历史的参与者更可以说是历史的创造者”(张佳坤,582)。另一方面,书中提到的真实人物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将其与书中虚构人物并置在同一舞台,相互交融、共同演出,便能使小说的真实性得以提高。

除了刻画不同层面的小说人物以外,多克特罗还采取让不同人物就同一事件、同一情形从各自视角阐述的方式,达到对事物的全方位认识。这样的人物刻画不仅能使读者对人物自身有更深入的洞悉,还能使读者通过人物的阐述对事件本身有了自己的认识。这就有助于读者在心中“还原”一个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并重新审视那段历史,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多克特罗这种多角度审视历史的态度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相契合。新历史学家认为,“事件的起因往往是复杂多样、难以解析的”(Tyson 280)。“没有一个对历史的充分普遍的解释(一个能为特定文化的各方面提供单一答案的解释)”(281)。“因此,新历史主义注重倾听历史的多种声音,力求探索出权力话语背后隐藏的真实情况”。这里所说的多种声音主要体现为各群体对历史所作的叙述,这也构成了新历史主义的另一特点,即关注边缘人群对历史的陈述。新历史学家认为,边缘人群的这种叙述“有助于确保主导叙述,即一个从单一文化视角然而却自认能提供唯一准确的历史版本的叙述,将不再掌控我们对历史的理解”(284)。由此可以看出,多种声音对摆脱权力话语束缚、还原历史本相的重要性。

多克特罗在小说中对边缘人群给予了大量关注。这在《拉格泰姆时代》中主要反映于三个人物——埃玛·戈德曼、爸爸和科尔豪斯·沃克。埃玛·戈德曼是历史上有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以其激进的政治演讲和写作著称。在小说中,戈德曼则在挑战人物观念上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她用女权主义思想对伊芙琳·内斯比特的劝诱上。戈德曼崇尚自由,主张从最基本的身体解放一直到性爱自由。她反对女性为追求外表的光鲜而用紧身腹带来束缚、伤害身体的做法,提倡自然美,要“让身体顺其自然,自由自在地呼吸”(多克特罗44)。而小说中的爸爸这个人物则代表了广大怀揣美国梦的移民。他不畏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举家来到美国,希望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一片光明的前景。然而,当一家三口抵达美国开展生活、憧憬未来时,才意识到前行的道路是何等坎坷崎岖:他们不仅会受到当地居民的欺侮,还会招致老移民的憎恨。爸爸本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拒绝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劳役。但是,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却未收获任何实质性回报、反倒屡遭挫折后,在妈妈受到凌辱而使这个家庭的美国梦彻底粉碎后,爸爸打破了之前的承诺,选择了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了先前痛斥的资本主义社会。透过爸爸一家的遭遇可以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移民们四面楚歌的境遇。在“危机四伏”的异国他乡,移民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这个现实问题而出卖自己的肉体及思想。至于科尔豪斯·沃克,这个人物反映的则是种族歧视问题。沃克是一名黑人音乐家,开着福特老爷车的他过着令白人都羡慕的优越生活,而他那种“令人不安的坚毅和自命不凡的气质”(112)也引起了白人的反感。沃克是一个强烈追求平等的黑人,当他受到绿宝石岛消防队队员的恶意挑衅后,并非如同当时多数黑人一样忍气吞声,而是执意申诉、讨回公道。然而沃克的这种执拗与当时社会观念强加给黑人的生存法则相违背、相冲突,他的坚持不但没有为他赢取應有的赔偿,反而酿成最终家破人亡的惨剧。沃克的例子也许不够典型,却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中黑人遭受的压迫与歧视,他们“饱受‘平等但隔离’政策之害”(李俊丽,109)。

小说《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一次大胆尝试。书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辨认、无从考据,却多角度、全方位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却被掩盖的事实。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位置回顾世纪之初的这段历史,不仅使其得以更客观地再现,还引发读者深思。

参考文献:

[1]李俊丽.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拉格泰姆时代》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8-111.

[2]张佳坤.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评EL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科技信息,2010(30):582.

[3]E·L·多克特罗.常涛,刘奚,译.拉格泰姆时代.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4]H·阿姆兰·维萨.新历史主义.纽约:罗特利奇,1989.

[5]Tyson,Lois.Critical Theory Today:A User-Friendly Guide.2nd ed.New York:Routledge,2006.

猜你喜欢

新历史主义
《亨利四世》中的颠覆与抑制解读
直面历史
新历史主义分析《白鹿原》
新历史主义批判视角下小说《灿烂千阳》的研究
权力与人性
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涵与特色
《血色子午线》中父权形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