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5-09-10底会娟
底会娟
摘 要: 随着时代变迁,不少父亲日渐领悟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不希望自己在教养参与方面被边缘化。以石家庄市200名幼儿的父亲为被试,从互动性(Interaction)、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责任性(Responsibility)三方面考察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结果显示,责任性得分最高,然后依次是可及性和互动性;幼儿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互动性上有明显差异,在可及性和责任性上无差异;父亲参与教养水平在幼儿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石家庄市 父亲参与 幼儿教养
对于父亲参与教养,Lamb等根据已有研究,归纳出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互动性(Interaction)指的是父亲在照顾孩子时,与孩子的互动行为,例如拥抱、和孩子交流、游戏等互动行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即父亲并未与孩子直接互动,而是在孩子有需要时随时召唤,;责任性(Reponsibility),该参与层面较难界定,主要指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责,觉察孩子的认知、情感、身体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如知道孩子生病时该去哪个医院,为孩子上学寻找学校等。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本文则采用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幼儿教养问卷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父亲和母亲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1]。现实生活中的单亲家庭问题孩子较多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下,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糊口的工具性角色即可,无需与母亲共同分担照顾孩子的角色。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父亲在社会对其工作成就期望的压力下,为了工作会自动或不知不觉地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作用及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相对缺席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作用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育儿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暖的父子关系能预测积极的孩子表现。亲职温暖包括父亲对孩子在社会支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鼓励,相反,亲职支持不足的孩子会感觉疏远,表现出敌视和进攻性、低自尊、反社会和危险行为[2]。其次,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可以促进父亲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父亲在参与幼儿教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体会到为人父的喜悦,体验丰富、完整的人生。再次,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家庭和谐。一般家庭中,随着孩子的出生,夫妻要面对育儿带来的体力与耐力的双重挑战。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后对婚姻的幸福满意度明显下降,妻子的下降幅度高于丈夫,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养孩子的责任落在妻子身上,如果丈夫能参与育儿,减轻妻子的负担,婚姻关系会更好,家庭也会更和谐。
(二)现实生活中父亲参与的实际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很有代表性的情况是,父亲挣钱较多,抽不出时间照顾子女;而且,相对于母亲从事的辅助性职业(如教师、护士、文员等),父亲的工作(如医生、律师、商人等)才是“真正的”工作。虽然现代化进程加快,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都得到提升,但是“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在我国并未呈现弱化趋势。包芳、吴炳义曾在2000年对河北省2111名18~64岁的男女进行调查,其中58.5%的男性和52.3%的女性对“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持肯定态度,而在1990年分别为50.3%和42.6%[3]。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中,尤其各类幼教机构中,清一色的也都是女性教师、女保育员,更减少幼儿接触男性的机会,导致男性或者父亲对于幼儿的影响显著低于女性,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或者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是现在社会男孩子缺少男子气质、男孩女性化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提高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石家庄市新华区、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裕华区五个区各抽取一个幼儿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问卷回收率为92.5%,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问卷有效率为92.9%。幼儿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为了在较少时间内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数据资料,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弥补单一量化带来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北师大伍新春教授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从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方面分析石家庄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本问卷采用正向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父亲参与教养越多、教养行为的频率也越高(0表示从不、1表示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经检验问卷所有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3和0.93之间,维度下的子维度的a系数介于0.68和0.88之间,达到可接受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施测。
把问卷交给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在家长接孩子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目的及要求。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由家长带回家让孩子父亲填写,第二天带回幼儿园交给主班老师,并由研究者统一收回。
三、结果分析
(一)父亲参与教养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
父亲参与教养表现在三个方面: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以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为被试内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342)=27.336,P<0.001)。在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中,责任性得分最高,然后按照分数高低排序依次是可及性和互动性(见表2)。这说明石家庄市的父亲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把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上,并认真履行。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是否独生之间的差异
以幼儿是否为独生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互动性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见表3),但在可及性和责任性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与其分享父亲的互动。父亲在责任性与互动性上不存在差异说明:即使在子女较多的情况下,父亲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空间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正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中最多就两个子女,相比之前家庭规模正在缩小,父亲完全有能力及精力对自己的孩子们负责。
(三)父亲参与教养在幼儿性别上的差异
以幼儿的性别为自变量,幼儿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三个维度上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好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亲的关爱自然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在本次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所占比例大约为77.9%。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父亲参与在幼儿性别上没有差异,这一结果与许岩(2010)研究结果相一致。
四、建议与对策
(一)父亲要树立新型育儿观,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觉得母亲更适合家务和育儿工作。在访谈中一位父亲说:“其实好多事情感觉就是习惯,就是觉得某些事就应该是谁去做,如给孩子喂饭、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换衣服等,这些事情大多数是我妻子管,因为女同志对服装的样式比较讲究,心也比较细,总之感觉这些事情就是母亲做的。”
鉴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要提高父亲的参与水平,就要树立新型的育儿观,即自觉、主动地育儿参与态度和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父亲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法律义务,对孩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4]。要把教养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同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因袭、刻板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强独立自主性和角色弹性,促进婚姻和家庭和谐美满。
(二)家庭成员要创设良好的环境,鼓励、支持父亲参与教养
家庭成员对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会影响父亲的参与水平。一般来说,妻子对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关键的。如果妻子具有平等主义性别观、对丈夫扮演的父亲角色的能力有信心,并且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的话,就会促进父亲参与。相反,如果妻子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把注意力放在丈夫抚养、教育中的不熟练,或者与自己方法存在不一致等方面,就会认为父亲“笨手笨脚”或“碍手碍脚”,则会把父亲挤到教养的边缘。当然也只有夫妻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切磋符合自己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抚育方法和教养艺术,才能有效促进和推动家庭和谐和幼儿全面发展。
(三)积极为父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在访谈中有的父亲提到:“其实现在好多人在自己还不太成熟时就当上了父亲,没有什么育儿经验,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不知道怎么样解决,只能干着急,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可以用得上。”“我参加学校开展的专家讲座,感觉多开一些育儿课挺好的,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感觉理论性太强了,实践的时候根本用不上,完全是两回事。”
近年来很多学者呼吁将有关家庭角色、育儿技能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在中学和高中普及家庭职责、角色扮演、协调知识和技能,但这并非易事,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研究者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父亲参与,积极寻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争取民间基金会的赞助。灵活举办一些社会教育和服务项目,如讲座、研讨会、互动剧场、亲子活动等,让更多需要学习的父母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教学相长。同时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学,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案例,引起家长的共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帮助父亲学习一些育儿方式和技能,还要使父亲更有经济能力,即向父亲提供工作培训和教育提升的机会,使他们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和参与教养。
参考文献:
[1]魏栋.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A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张亮,徐安琪著.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包芳,吴炳义.透视性别意识对妇女地位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6):29.
[4]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许岩,纪林芹,张文新.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特点及其与性别角色的关系[J].心理发展教育,2006(3).
[6]许岩.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影响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