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高中政治常识教学中的作用
2015-09-10陈坤坤
陈坤坤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方式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时效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作者试图结合自己的高中《政治常识》教学实践,阐述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常识 互联网 网络教学
上海市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诸方面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其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方式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互联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政治常识》教学实践,谈谈网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查找、筛选、整合相关资源为学习服务。
如何让学生对政治常识产生兴趣,确实令人颇费心思。在政治常识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教学实践中,网络给了我莫大的帮助。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主要网络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间网上出现了一大批典型视频、音频、图片、文章等资源,这些恰恰都是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何不拿来为我所用?
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我国国家政权的网络资源。一上课,由学生上台播放一段《开国大典》的精彩剪辑,这一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前提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变得简单又富有成效。当我布置课后作业:读《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看21世纪的中国》,并将感想以网络留言形式写到个人空间里的时候,学生热情高涨,作业质量当然不错。
二、动态了解时事,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时代感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政治常识》的时代感表现得特别强。为了突出这一特性,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环节:《每周时政评论》。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将最近一周国内外重大事件做成幻灯片等形式,配上自己的解说词,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展示。这个活动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外,还极大地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特征,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社会,“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三、突出、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针对性
如果仅靠表面上的热闹和对多媒体课件的过于依赖,容易喧宾夺主,使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强调针对性。
在讲到《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这一框时,我一直思考如何突出时代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针对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找到恰当素材,深化教学内容。网络无疑让难题迎刃而解。
“200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早了一点,大了一点……”强烈的认同感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描述当中。
紧接着将大雪带来的灾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着发生在祖国各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冰冻雨雪灾害,学生的心都收紧。
然后教师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冰雪突击》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国家领导人不顾身边工作人员阻拦,执意爬上山高、路滑的山坡慰问抗灾一线的电力员工时,难道还要担心学生对此无话可说、无动于衷吗?难道还要担心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吗?所以很自然地通过简单探究将我国政府建设三大目标引出来。
由于材料的时效性、切近感和较强的针对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化教学内容。
四、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网络课充分利用互联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上实施横向与纵向的延伸,使教学不再受教室、围墙等空间的限制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既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又有利于开放教育模式实现。
在上《依法参与民主监督》这节课之前,我布置预习任务: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及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课上学生对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后,通过互联网上的新闻事实进行印证,将自己的感想通过网络留言形式,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虽然,这节课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但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通过互联网继续查阅、证实相关内容,并通过参加有关讨论、咨询、做习题等,无疑使学习时空极大地延伸、扩展了。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适时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大大优化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所有资料性东西都是教师精心选择后在不同网络中下载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链接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从而使学生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报道和文章。由于打破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顺序结构,并且从抽象化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而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在这个知识网上的任何一结点进入学习,通过方便的超级链接,可以随时到达其他站点。网络的畅通无阻为实现“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提供了极大可能。
但是,由于网络课自身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将遇到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将其作为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将它作为知识的源头,使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