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在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015-09-10石春燕
摘 要: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论文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材料的准备、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活动的监控、学习效果的评价五个方面探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支架式综合英语课堂。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 教师主导
引言
传统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被动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作用,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Kafai & Resnik,1996)。但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时,建构主义有时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进建构主义的时候,国内学者基本认同的是,我们应结合国情,思考如何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绝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仅仅“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在组织支架式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有效发挥,对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因借用建筑行业的术语“支架”而得名,“支架(Scaffolding)”又译作“脚手架”,是建筑楼房时给予的暂时性支持,当楼房建好后,这种支持就会撤掉。伍德(Wood,Bruner & Ross,1976)最先借用“支架”时,用它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因此,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帮助,让学生借助所提供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自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二、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综合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必修课,同时是一门综合的英语技能课,一直很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支架式教学模式不再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用情境呈现问题,为学生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支架式教学,教师要逐步提高对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支架、需要怎样的学习支架的判断能力。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支架应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开始阶段消除学习者的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在中间阶段提供方法技能的指导、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为学习者提供表现的机会,在结束阶段通过评价让学习者了解自己,更自信地自主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再等待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自愿地、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认知,通过与其他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的交流、互相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通过自我评价、学习者互评、教师评价,形成对自身的清晰了解和最终评价。
三、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
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强调教师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这本身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实现方式各不同,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教师主导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及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监控课堂、教师评价学习效果。
1.教师设定教学目标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支架,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具体而言,在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课程的学期教学目标与分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系,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教师必须能够保证所选取的知识点或技能练习目标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为下一步的情境主题创设做好铺垫。此外,教师应避免惯性地对教学内容机械分解以抽取学习目标。
2.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创设情境
毋庸置疑,教学材料的准备是由教师完成的,但教学材料不仅仅是教材内容,在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教材,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首先,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其次,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习者的日常思维习惯,不可过于另类。第三,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明确的主题。一个近似真实的情景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独立于学习主题的其他因素,教师应能够将这些因素的干扰性降至最低,使学习者不至在过多的主题中迷失。第四,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具备可行性,具备在实践中的可再现性。最后,教师的设计的支架旨在引导学生,而不是提供给学生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因此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动态的,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架应该随时调整,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
3.教师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课堂及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自我期待和焦虑等紧密相关,因此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其自信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分层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智能强项,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语言学习变得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保持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主要思考什么时候为学生搭建怎样的支架,搭建的支架按功能划分为兴趣支架、方法支架、能力支架三种,兴趣支架的设计突出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方法支架的设计突出知识性,注重在新旧知识间找到联系,能力支架的设计突出操作性,对学习者的听、说、写等专业技能进行操练和拓展。
4.教师监控课堂
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必须合理,由于在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能自主学习,因此必须保证学习者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完成自主学习。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学生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深思和揣摩,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支架式综合英语英语教学实践中,对话、讨论等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教师要确保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参与进去,确保学生不论以何种策略开展学习,都能安全地进行下去。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有序的分组陈述,若学生的解答出现偏差,或小组间出现异议,由教师引导,共同得到正确的、更好的理解。教师监控课堂是为了保证合作协调、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5.教师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支架式综合英语教学需要的、用得最多的是形成性评价,即教师及时对学习活动作出反应,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评价标准和表达方式,并贯穿始终。教师在课堂上的评语、对课后作业的批阅都是很重要的效果评价。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协作学习中各自的表现进行简短的自评和互评,但是居于主导的仍是教师的评价。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就是要调动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支架式教学的操作过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差别,从表层上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但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的追求。
参考文献:
[1]Rachel R.Van Der Stuyf,Scaffol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Adolesc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Section 0500A-Fall,2002,2002-11-17.
[2]约翰逊(Johnson,K.E.)(美)著.理解语言教学——教学中的推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戴炜栋,任庆梅.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编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61-194.
[4]段俊萍.支架式教学对英语低水平学习者自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7]刘莹.支架式教学:概念、手段及模式(英文)[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8]石春燕.支架式教学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学院学报,2009(12).
[9]石春燕.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综合英语课堂活动设计[J].海外英语,2015(5).
[10]王海珊.教育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1]朱琳琳.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4(10).
[12]张玉瑜.“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