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的策略
2015-09-10严厚飞
严厚飞
摘 要: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终身受用。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只有当学生通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作者就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谈谈做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一、给出自主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对于每一节数学教学内容,要仔细思考教学目标,并加以准确定位,使之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然后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对话,对他们提出“你怎么知道?”或“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对预定目标的每一个反应作为推动学生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如“等比数列”一课的教学,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这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把目标细化为“通过自读和类比等差数列获得等比数列的‘表象’概念;通过讨论理解等比数列的函数实质;通过操作掌握等比数列概念的应用”,围绕细化目标,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则教学目标易于得到落实。另外,平时要善于将目标教学与课外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提前下放给学生或布置课后作为“研究目标”,让学生分组讨论。
当然,实施目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加以调整,把目标教学与学生活动巧妙结合在一起。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因此,即使目标定得再好,也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操作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因情施教。在实施目标教学中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被动式”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式”学习。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学引入中用一些典型有趣的小故事,如以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引入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以“南辕北辙”的故事导出向量的概念。也可以联系实际与生活,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讲概率知识时向学生介绍概率与彩票;讲函数时介绍夏日高峰用电时的电价论;联通与电信的手机费用与时间的关系;大自然中蜜蜂的构房方法与极值理论的吻合,等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促进学生自主参与。
其次教师要以情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异议甚至争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顾问和意见交换者,要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学生作出y=2■,y=3■,y=(1/2)■,y=(1/3)■的图像。②归纳出一般情况下指数函数的图像。③要求学生思考类比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④思维拓展获得解决函数图像和性质的一般思路。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函数的有效方法。
四、建构知识“探索点”,创造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
好教师应是“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努力创造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如立体几何开篇,为尽快建构学生的空间概念,发给每位学生6根火柴棒,要求学生搭出尽可能多的等边三角形。学生讨论后会发现只有建立空间关系,才能搭出4个。在构建知识“探索点”的时候,一般是在做好铺垫后,尽量让学生用原有知识尝试解答新问题,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后续学习。
五、开放课堂教学机制,扩大学生自主参与的空间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一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下,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主活动,主动而积极地思考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为“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这样就会使原来紧张、呆板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而且整堂课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通过一种外显型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表象思维的基础上有效转化为内在抽象思维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平时教学中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时限和教学任务的矛盾,大部分教师易犯这样的问题。所以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决不让部分人代替。对个别学困生还要采取倾斜的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一旦他们有所收获,其自信心就会逐步树立起来,形成主动参与的良性循环。
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首先是课堂的主人,是主体,而教师起到组织、引导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互动的。倡导、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将为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数学学习观来看,其核心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定和充分肯定,增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努力克服影响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数学学习中理想的主体应该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饱满、高涨的热情;独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师、教材和自我的意识。但由于学生受年龄、认知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呈现的状态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教师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心理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并及时调节,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由说变做,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性。中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观念,从方法、手段、途径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实践,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并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饶有兴趣讨论、探求,变苦学为乐学,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得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