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为阅读教学养“根”
2015-09-10杨红红
杨红红
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呢?《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就是语文教学的本位,也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了语言也就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把学生的语言学习落到实处呢?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可以让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阅读教学的“根”,从而把语言学习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语言的“亮点”大多指的是这篇文章中写得最为精彩的地方,这些地方或者比喻生动形象,或者排比大气磅礴,或者比拟栩栩如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抓住这些亮点之处反复诵读乃至熟读成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原野上热闹的情形。如何热闹呢?“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哗的笑声”“挺拔的高粱……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仔细审视这些句子,就会发现这些句子大都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拟人化语言,把课文写得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文本语言进行朗读、品味;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得怎样,是否也会用这种方法来描述;再让学生写一写,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品一品、说一说,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北大荒秋天的美,还可以从具体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下子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二、寻找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这些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大都使用的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会故意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在描写时的疏忽或者遗漏,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因此,教师若果能引领学生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能收获“柳暗花明”的秘妙。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花瓣飘香》一文时,课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处描写:“第二天早晨……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我母亲的窗台上。”这是作者在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付诸的行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在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有何感想呢?文中并没有详细描述,这就是作者有意的留白,在课堂教学时,如果要想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做文章,让学生想象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并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激发,纷纷用自己稚嫩的笔触描写出了作者心底的声音,也明白了作者有意留白的妙处,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让学生通过想象展开语言训练,会有利于升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三、捕捉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难免会出现学生思维与文本语言发生争鸣、撞击的时刻,也称“撞击点”,它最能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教师如能捕捉到这个“撞击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必将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处描写:“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而是利用下降的冲力……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在这些语言描述中,“利用下降的冲力……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第二次……第三次……”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天鹅之间的一个情感“撞击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思考:这只老天鹅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些之前它会想些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从学生与文本的撞击处深入文本,可以真正走进天鹅内心,感受天鹅的坚强决心与对生命的渴望,这样展开教学,既撞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又使学生在这种撞击的体验中经历了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建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