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实来说“富强”
2015-09-10娄龙雁
娄龙雁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推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课程基本理念)。品德教材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内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非常丰富的。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课程目标(节选):“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坠崖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说,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内容每一条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身边的变化”是主题单元“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中的一课,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购物票证的收集和认识,使学生了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以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如何让学生认知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何感受祖国的富强和自己的息息相关,如何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一、调查走访拓宽了教学时空,感受历史的印记
课前,教师提供了一张调查表,指导学生就30多年前人们日常生活物品供应的情况,采访自己家的老人,并把采访内容记录下来。课堂上,学生就自己调查来的内容进行了反馈。有的学生说:听老人说,家里一个月供应28斤大米,我爸爸是劳动力,家里通常都不够吃;有的学生说:油也少得可怜,爷爷说,烧菜的时候只能用一点点,汤面上漂点油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学生说:我还打听到,那时候一家一个月只能供应半斤糖,一瓶酱油,有时候还买不到,这些怎么够用呀?还有的学生说:我还听奶奶说,那时候买东西是要票的,买粮食要粮票,没有粮票还买不到呢。
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但是他们能七嘴八舌地将从大人那里获取来的信息和同伴一起分享。这些鲜活的故事、资料的重现都让学生感受着祖国走过的脚步。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或是相机出示课前预设的图片:一斤肉,二两油,三尺布,或者引导学生算一算,肉,每人每月二三两,平均到每天、每顿的份额又是多少?充分交流后,抛出问题:你挨过饿吗?过这样的日子,你有什么感受?
提升学生的认知并不是通过浅显的汇报,也不是论事的发表个人的意见,而是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结合自身的身体活动去感悟其中的道理。学生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国穷,家贫。
二、探究研讨激发了思维火花,体验政策的意义
教师展示琳琅满目的票证,引出小组讨论的话题:仔细看看这些票证,你有哪些发现?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有哪些看法?
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使用的地区不同,有全国通用的,也有的只能在一个地区使用。那一个人要出差怎么办?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有用来买粮的,有用来买布的,连小学生早餐都有专门的票;有的学生说:每张票面上,可以购买的数量也不一样,如这张全国通用的粮票可以购买十市斤的粮食,那张地方粮票可以买五斤粮,还有这张保温瓶票只能买一个保温瓶;也有的学生说:这些票证上的时间不一样,有1966年,还有1987年。就也表明票证时代持续了好多年;还有的学生说:我还发现票面上还有“遗失不补,过期无效”的字样,看来,一定要细心保管好,如果一不小心弄丢了或者过期了,该买的东西买不到,这日子怎么过呢?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是给人们留下历史的见证。课堂上呈现的多样票证,给学生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学习过程以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一个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凭票供应呢?大家自由购买不就行了吗?学生们纷纷反驳道:东西都让有钱人买了,其他人吃什么呢?如果有人囤积粮食的人,坐地涨价,人们又买不起,那不就饿死了吗?大家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社会不就乱了吗?用票证控制着起码能够保障大多数人能买到粮食。思维碰撞总能撞出多彩的火花。教师通过总结再次明确:凭借这种对社会资源和产品凭票供应方法,把有限的产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和个人手中,这是一个国家处于某一时期,在生产力低下、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保证社会和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对社会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了解到国家的计划供应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生活需要的,也就是说,计划经济政策是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对比反思跟进了生活经历,深化“富强”的内涵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新老照片,让学生畅谈身边还有哪些变化。有的学生说:瞧,计算机更新最快了,从老式的台式机到笔记本,到现在的平板电脑,越来越好用;有的学生说:现在咱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鸡鸭鱼肉到各种海鲜,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吃什么好?有的学生说: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就拿衣服来说,面料款式越来越多,我妈妈的衣服堆满了整个衣橱;也有的学生说:我们的交通工具在变化,火车都提速了,从南京到北京只要4个小时;还有学生说:联系方式也发生着多样的变化,和远在国外的朋友也能天天通过网络视频聊天。
学生生活经验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他们成长的岁月中,因为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有着对社会不同的认知。从身边的变化说起,提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大家进行交流,能适宜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适当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包括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水平。在交流中,教师也通过图片介绍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变化:深圳,古时候流放犯人的地方,解放后也是一个边陲小渔村,在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后经过多年建设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地区的变化和发展。再加上本地的变化,学生在对比与反思中,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话题:国兴,家富。
富强,并不是泛泛而谈;爱国,也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不能用说教来完成,事实比说教的力量大很多。“身边的变化”一课罗列的三个片断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域,加强了对生活感知的深度,其中蕴含的道理也不言而喻。
教师和小学生摆事实,通常用到对比的方式。从粮票——这一段恒久的回忆作为引子,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年代说到现今的情形,这是祖国富强的体现;从计划经济政策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谈到其完成使命,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是祖国富强的体现;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繁荣,讲感受人们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这还是祖国富强的体现。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寻找和感知人们曾经走过的路,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认识现实社会,都可以生活为基础,主动去探究其中的道理,从事实中去感知、认同、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