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式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2015-09-10张翔
张翔
[摘 要]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重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鼓励张扬学生个性,因此普遍受到师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开放课堂,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要创新探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探究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语文课堂 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33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重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鼓励张扬学生个性,因此普遍受到师生的欢迎。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自由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授课充满激情,把情趣引进课堂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学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赏,这些都能够带给学生特别轻松的感觉。比如,在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一段梅派唱腔引入课堂,将学生带入课文,让学生自然地产生好奇心。随后,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进入主题:“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梅兰芳。课文是怎么描写梅兰芳的呢?”在梅派唱腔的带动下,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构建民主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
民主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设开放自由的环境。即使学生的问题偏离文本,教师也不能完全否定,而要给予引导:“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你愿意读给我们听吗?”这样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愿意继续探究。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评价其中的人物。一个学生这样看待蔺相如:“老师,对蔺相如,我觉得他有些虚伪,对廉颇一点儿都不真诚。”很多学生也表示同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随后,教师再抓住时机,具体分析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特点。这样民主的课堂,既尊重学生,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教学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一)创新探究内容
虽然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得到提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值得去探究。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偏离课堂教学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从课文的背景入手,再通过课文题目、关键词语以及文章重难点进行探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以便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延伸教材的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让学生在拓展性的内容中真正地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二)创新探究的过程
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放低姿态,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加入到探究中去。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及时修正学生探究中出现的偏差,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有所领悟。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为了让探究过程更富有动感,让学生更能融入“姥姥”与作者的世界中,教师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给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剪纸,随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剪纸的理解。这样多种方式相结合,创新了探究的过程。
(三)创新探究的思路
由于探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课文题材的千变万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要创新探究思路,以提高探究的实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多层次、多领域地去探究问题,使学生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创新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一)积极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并不仅是指课后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还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收集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查阅资料的方法比较单一,网络使用也不够娴熟,因此,教师要提供机会给他们,让他们经历过程,掌握查找资料的正确方法。
(二)答疑解惑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习惯,并留给学生答疑解惑机会,让他们在认真阅读、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要积极鼓励他们或自己去分析思考,或倾听别人的想法,从而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