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价值发掘及相关课程整合方案研究
2015-09-10张斌张磊
张斌 张磊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影响已经深入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一定深度的信息技术理论,培养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存能力,就成为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教育中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挖掘了高校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价值,同时对现有的学习模式和课程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收集分析,提出了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案并讨论了据此建立统一考核方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基础 价值发掘 课程整合 知识点进化图
一、高校开展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意义
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点目标是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高校教育本身也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教育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在高校教育中是一个必要并且重要的分支。但是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需要兼顾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做到科学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本文从当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在高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内容的深层价值,初步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整合的方案和考核原则。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和价值发掘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方式的探索已有不少研究,如祝智庭以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为模型,指出:“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综合体。”[2]说明信息技术本身和教学工作相融合的重要性。而任友群则是通过对比学生在科技竞赛中的成绩与学生其他学业成绩的联系,以及参赛者对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以具体数据论证“信息技术要真正对教育教学产生持续影响关键在于使技术能够有效嵌入生态、走向‘常态’”[3],论证信息技术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与相关课程存在内在融合的需求。
通过对南京五所高等学院开展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其中三所高校采用省内统一通用教材开展课程,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并融合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培养。其余两所高校选用自选教材,一本教材与通用教材内容匹配度较高。另一本教材侧重于多媒体技术中流行的photoshop、office高级应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培养。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校课程中普遍以一门公共基础课的形式出现,是一门大学分,高课时量的基础课程。这凸显了高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这门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大灵活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课程设计标准和考核要求。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门课程,为课程间的融合铺平道路,深度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课程学术性与理论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虽然充斥我们的生活,也在不少高校课程中涉及,但是对于信息的界定却以描述性的定义居多。目前广泛接受的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Wiener)提出的:“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从广义上理解,一切有关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都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即使从狭义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电子办公等也缺一不可。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会带来知识界限模糊,价值定位难于界定的副作用。对于文科,体育,艺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探究信息技术内容和本专业的相关性是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基础理论的学习,往往是令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头疼的问题。这些理论基础似乎与其专业技能培养脱节。但实际情况是,每门课程都有支撑其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经过小学、中学等前期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构建,高校信息技术的关注对象在广度上要涵盖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相关知识,而在深度上又要较中学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容有明显提高。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甚至高校教师对这门功课的理论基础构建概念模糊,存在小而繁杂、粗而不精的认识误区。
信息基础类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概念虽然较多,但是遵循的是广度优先的教学原则导入的。例如摩尔定理,通信模型及数制转换这些看似和计算机专业强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际教学中,却是以概念了解、知识扩展的形式出现,这些基础理论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更重视理解而非深入应用。要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些科学素养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2.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是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传授学生的一些技术思想,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如在路由技术的案例中,除了信息传递本身的功能,路由方案的整体设计实际也是一种流程管控、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借助技术方案的学习,培养学生采用类似的模式和思路解决同类问题,又是提升信息技术学习内在价值的有效手段。
对基础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为其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掌握有效学习方法提供支撑。学以致用既是课程开展的目标,又是课程价值的体现。
3.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分析
信息技术来源于自然科学,却又应用和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人类社会从过去的地理区域划分进化到今天的以网络族群划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的朴素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适应这样的改变,在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中具备更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并以正确的态度创造这种进化过程的未来。
例如在网络技术的学习中,计算机应用的安全防护问题,强调的不仅是在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也能通过对网络隐患的剖析,认识到网络社会的生存法则。了解网络生存中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准则。同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对科技改造生活的一种认知,而且自然要探讨科技伦理学中关乎科技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融合与矛盾。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内在价值挖掘,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课程讲授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能力培养,更是对高校教育有支撑作用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但是,通过对学习这门功课反馈信息的收集,有的观点却认为这门功课和专业相关性不强,或者又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重叠。如何让这门课程的设置更合理,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三、高校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方案及相关课程的考核设计
1.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与相关课程整合的需求
高校课程存在相关性,同一个知识点会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重复出现,而这种内容相关性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是存在同一个知识点的应用层次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很多基础概念会在信息技术基础和后续专业课程中反复出现,例如像素的定义和应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对像素进行了基本定义,从数据处理角度进行剖析讲解。而在后续专业课中,涉及多媒体的摄影类课程和数字图像处理中对像素的定义却有深层次的解读。同样,OA部分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中,常用基础工具中FrontPage的网页编辑学习,涉及图片简单编辑,HTML语言操作,在后续的网页编辑类课程中,会从应用层面对学习对象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些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就是本文研究的相关知识点,而包含相关知识点的课程,定性为相关课程。通过对五所高校的教学情况调查,相关课程普遍存在,而有的学生在相关知识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感觉是在重复学习,重复考核,存在认识误区。
事实上,相关课程在教学培养计划制订的阶段,就有所考虑,从宏观上设计,将专业学习需要的公共基础类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相结合。但是由于科目之间的独立性,教师教材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突出。也很难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点建立一套统一的、规范的考核标准。
这里就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讨论分析,设计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法,同时讨论建立考核相关课程学习效果统一方案的可行性。
2.课程整合的方法和考核原则
课程整合不是盲目地将学习的内容捆绑推送,也不是纯粹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或者减少学习内容,而是为了能够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对象的内在联系,明确相关课程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是在严格遵守教学管理制度,贯彻高校现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的行为。
建立统一的考核原则,是为了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套标准的、统一的考量指标。对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统一。因此,需要在尊重现有各相关课程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输出一个更有参考价值的考评结果。
(1)课程整合的准备工作
明确待整合的知识对象。这里的整合对象,不仅仅是考虑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相关的相关课程,而是需要将相关课程内部的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楚,并对现有课程设计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要求,考核形式和目标进行汇总,作为整合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明确待整合的教师对象。教师作为课程的讲授者,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后续整合工作的核心。
明确待整合的学生对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个相关知识点,或者同一门相关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要求均有区别。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将学生的差异化与教学的统一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在整合课程的准备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2)课程整合的过程描述
同一个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和考核的过程中,学习难度和考核标准各不相同。本着从简入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这里需要有任课教师和教务编排人员的充分沟通,在梳理课程内容、细化至具体章节和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统一课程设计。为了将相关知识点有效统计和分析,首先参照进化理论,对相关知识点绘制其进化图。进化图将相关课程、相关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以直观图例描述出来,为课程安排提供充分翔实的依据。
图 相关知识点进化图
第一步,统计相关知识点,这里以一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二步,以知识点学习难度和深度为度量标准,依次为相关知识点定义学习级别,编号数值越大,表示学习难度越大,要求越高。以二级数字编号标识;
第三步,根据知识点的编号,绘制知识点进化路线图。图中以知识点一级数字编码标识的曲线箭头完成绘制;
第四步,根据科目编排原则完成排课计划。保证科目编排顺序尽可能地沿着知识点进化图的顺序演进,同时,对每一条知识点进化图制定统一并且独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原则要立足相关课程本体,兼顾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现出一个知识学习体系对每一个培养对象培养效果的综合考评。考评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差别考核和统一考核相结合,也就是对每门课程里的相关知识点,有各自的考评标准。但是,对该知识点的考核,需要在进化图的进化线路上,设置本知识点的综合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的考评手段和标准,并将这样的考核思想嵌入每门相关课程的考核形式中。这就要求依托现有教材,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教案,教程和教法综合设计,并与相关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让学生体会到相关知识点在相关课程中的不同定位,掌握更灵活的学习方法,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效果。
3.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初步解决方案
当然,任何方案的设计,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在对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整合工作中,还有很多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
整合方案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基础类任课教师的参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和相关教务人员甚至专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是整个整合方案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整个整合方案的设计中,既要兼顾各方意见,又要抓大放小,由粗到精。
整合工作需要输出最终的统一方案,就需要设立一个整合工作的牵头人,牵头人的角色不是简单的过程管理,而是需要对相关课程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经验,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知识点的相关系数、难易程度和学习顺序有一个准确定位。也就是说,整合工作对承担这个角色的具体人员要求较高。
统一考核标准,是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考察其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这样的标准很难从设计之初就精准确立,需要在教学工作逐步落实并坚持反馈。通过不断优化,逐步实现一个从专业视角出发的统一的考核标准。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并因此而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类课程。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发掘其学习价值,如何更有效地与高校不同专业课程相结合,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要求,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和考核方案,还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的成果。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给学生传授更新、更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而且应站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保持关注,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负责,把信息技术这门功课的基础性、广泛性更有价值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2014-11-01.
[2]王佑镁,吴永和,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58-62.
[3]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2.
[4]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3-4.
[6]常正霞.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1).
[7]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