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对策

2015-09-10郑炎方针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郑炎 方针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并鼓励学生能自主或者合作进行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通过实践深入学习化学中理论知识。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必修模块 实验教学 偏差及对策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是高中知识的一个必要组成成分,但是由于学校及教师对其的忽视,导致该方面的实验操作形式化、走流程,以及对结果和过程没有一定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限,其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这就是这一板块教学中出现的偏差。为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及对实验的自我摸索能力,需就实验教学偏差的问题提出对策。

1.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实验的操作只占其学习过程的一小部分,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之所以无法发展,是因为实验条件有限,实验进展的次数有限,以及实验教学的方法落后,等等,从而导致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过小,学生没有实验的概念,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吸收有限,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1.1实验条件有限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实验条件有限,其实验条件包括实验的器材、实验的药品、实验的教室及实验的时间等,这些都是严重导致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无法顺利进展的阻碍因素,实验器材及药品的缺乏导致学生进行的操作有限,一般以小组操作为主,有些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逃避情绪。小组中操作能力及学习能力最强的往往进行主要的实验操作,甚至于全程的实验操作,这就造成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水平明显不同;实验的教室及时间的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跟随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而以观察教师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成果为主要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没有进行实际操作而导致对于实验的概念薄弱及对于实验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以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的氨气喷泉实验为例,在氨气喷泉实验中所需使用到的是提取出来的氨气、圆底烧瓶、玻璃管及胶头滴管等,其原理是利用气压差形成喷泉。而大部分高中在该实验的实际操作中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方式就是视频的播放及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主要原因就是实验设备及实验教室的不足,从而使得學生很难在其中获取相应经验,对于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没有任何帮助。

1.2实验次数过少

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所涵盖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数量较多,但是实际进行教师带领操作的实验极为有限,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在理论学习中进行想象及加深印象,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及一些原理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其违反了化学教学的本意。这就导致化学的实验教学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使得化学的实验教学无法得到相应提高。在此以高中化学必修模块1实验教学为例,在高中化学必修1实验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物质的提取、提纯,物质及一些现象的观察,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等,其中不乏一些极为简单及存在危险性的实验,学校根据这些实验的复杂程度及危险程度对其进行删减,使得最终学生真正进行的实验操作极为有限,而所取得的成果也不显著。

1.3教学方法落后

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在高中实验教学中是极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与实验的教学时间有所冲突,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口头传授为主,进行实际操作为辅,由于教学课程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实际操作的传授,使得学生在实际高中化学知识学习中所进行的化学实验以观摩为主。以高中实验中的海带中提取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该实验所需花费的时间较其他相关实验长,因此教师在该实验的传授中所采取的就是完全的理论书面讲解,由于该讲解过于抽象,导致学生对此理解有限,没有实际接触过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内容存在很大疑惑。

2.针对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出现的偏差提出解决措施

2.1高中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增加资金的投入

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条件有限这一问题,具体改进措施就是,高校对此引起重视,加大该方面资金的投入。对于实验的作用学校要有深刻及正确的了解,认识到其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增强操作能力及发展实践探索精神,其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及印象,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学校对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中所涉及及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进行购买,其购买数量需与学生的人数相同或者超过学生人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考虑实验教室数量及实验教室的大小后进行确定,但需保证的就是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实验操作,所受限制因素减少。

2.2进行合理的实验时间规划

高中实验较形式化,并且较松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教学没有相应计划,所进行的主要是穿插式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限次数的实验教学,学生进行的实际实验操作明显受到限制。对此进行的改善措施就是对实验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将理论学习的时间与实验教学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两者之间科学有机地结合。如理论知识较复杂时,进行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强对于该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对于理论知识较简单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实际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

2.3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直接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受到影响,发展受到限制,其主要改进措施就是结合实际需求及现代发展需求合理科学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使得实验教学方法得到相应改进。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时,需要将之视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环节,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获得较具体科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案。

3.结语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导致其发展受到限制,而解除这一限制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对其存在的偏差进行确定,从而获得较科学的改进方向,使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林春怡.高中“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求知导刊,2014(10).

[2]童葆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及对策.化学教育,2010(03).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