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2015-09-10恽明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老师

恽明

虽然做教师已十余年了,可每每读到“教师”这一词语,我都不免会惊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许懈怠。十余年了,而我却愈发地感到了这一词语的深重,乃至感觉到了神圣。

不断地扪心自问:教师是什么?有人形象地说教师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业务上的导师,生活上的长者”。我们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培养一代新人,所以教师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一艘载有精神食粮的“领航船”。但教师仅仅是一艘载有精神食粮的“领航船”吗?我认为教师角色定位是多方面的。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更扎实和广泛,教育理念要更前卫和全新,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应适时发生转变和更新。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是教学问题的终端,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平台和跳板;也不再是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尺,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与校对。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对课程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自然世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等教育手段让学生逐渐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初步地改造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和勤于動手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上述目标的实现影响致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变“讲堂”为“学堂”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导演。包括主题的确立、场景的布设、表演的形式等。无一不需要导演的精心设计与宏观调控,但其内涵与主题是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而展现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演员是影视剧的主体,他们表演的优劣是我们评价一部影视剧成功与否的最重的一码。

如果我们把学习过程看做是一幕正在上演的影视,毋庸置疑,学生应是绝对的主演。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被动随着教师的思路掌握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让学生的思路以自己的标准“格式化”上。在这样的模式中,长期如此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使学生形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学生处在这样“被动”的“被管者”的角色中,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形成厌学情绪。

所以,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变“讲堂”为“学堂”,变一言堂为自主探究,为学生思维的创新和素质的完善提供广阔空间。但自主不等同于自由,探究也应该明确一个在充分发散后聚合的目标。这些都是需要导演精心编排的。如何创设一个引入需要探究课题的情境,以怎样的探究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都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前提下细细推敲与反复探索,倘若我们还搞一言堂,就如直接去吃可以调出好味道的鸡精,食之感觉无味,弃之不觉可惜。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改老师教学生怎么做为学生自己主动做,老师既要放得手又要放得心。例如做“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先按照课本上提出的方法给玻璃瓶安上一个带弯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中滴几滴红墨水。用双手捂住玻璃瓶,瓶里空气变热后,红墨水向外移动。放开双手后,瓶里的空气变冷,红墨水又往回流,从而验证了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学们不满足于课本中所学的知识,他们纷纷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自己身边简单可行的生活素材,同样出乎意料地验证了空气这一热胀冷缩的性质。一位同学用上述器材,直接把玻璃管倒插入水槽中,再用双手捂住玻璃瓶,发现水中冒出了气泡;另一位同学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立即鼓了起来;还有一位同学在玻璃瓶的口上套上一只气球,先把它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鼓了起来,再把它放入冷水中,会发现气球又瘪了下去。一个个情绪饱满、各抒己见,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施展。

二、变“老师”为“学生”

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新教材,知识面更宽,容量更大,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出现。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应是勤奋的“学生”。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物理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能源的问题、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个性化、多样化,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同时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时代不断前进,知识不断更新。要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中阻碍创新发展的观念,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合作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这一切同样离不开学习。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学会“懒惰”,懒惰在这里不是习惯而是艺术。在教学中,勤奋的教师是很受欢迎的,他们很善于把自己的一桶水倒给同学们,哪怕学生接受的只是一碗。而在今天,题题包办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潜质得以发掘的桎梏。这与课改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勤奋的同时要学会适时地懒惰,把最大的探究空间还给学生,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自己找到知识的泉眼。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相长。教师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为“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生交往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互为朋友,亦师亦友,体现出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认知关系上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能够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才干,有许多才干超过了老师,这时就要求老师放下“身架”,甘愿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身份,反而更能激起学生展示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任。

在实施新的教育改革的今天,要求教师具备较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要真正认识到转变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并定位好自身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创造自由、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使学生获得发展与提高,科学地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并逐步树立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理想。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