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英语教学对话的有效性研究

2015-09-10王琼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王琼

摘 要: 教学对话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在探究真理、意义建构中进行的交流和互动。教学对话基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新的理解,具有显著的生成性。学习者不再被动地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和意义建构之中,不再被既定的教材体系和标准答案限制。本文在教学论和学习论等维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中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观摩,对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对话进行分类,分析和区别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和“无效对话”,探讨实现“有效对话”的可行方法,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段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对话 有效性一、教学对话的定义

对话是人独有的一种社交活动,是对话参与者基于各自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以语言为媒介,目的是通过对话进行沟通,从而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对话是对话参与者相互理解的一种过程,是一种人际发生过程,既包括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又包括解释者和文本的对话,以及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

在学科教学中,对话教学和教学对话是不同的。教学对话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教学步骤或教学安排正常进行而产生的对话,这种对话既可按照对话的对象将其分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文本对学生,又可按照对话的形式分为单向式和交互式。教学对话以语言作为媒介,可以出现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有效性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包括效率和效果的达成率。本课题中判断教学对话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是否促使教学步骤顺利完成:是否实现对话双方有效互动;学生是否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的目标是否实现。有效教学的活动过程包含教学前的准备、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教学的实施策略则包含呈现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

二、教学对话的现状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其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育者尝试着把对话作为一种手段,实现教学中各主体的相互交流、理解和融合,借助对话这种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发展的这一目标。

当下国内的研究主要借鉴西方各种关于对话的哲学理论,从起源、社会关系、心理等方面,针对对话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目的、意义、形式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对对话过程中的角色及相互关系、策略、途径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与“对话”相关联的重要成果。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对话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了过去阅读教学“满堂灌”的面貌,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师生在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中有了发展。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态度与形式,在语言教学的课堂遍地开花。

在教学对话得到普遍认可的同时,教师在实践中的偏差日益凸显出来。有些教师单纯地将对话等同于问答,其实质仍然是“讲解型”的我教你学,学生仍然没有成为课题的主体,主动性并未得到发挥。有些教师试图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固定小组进行讨论,但缺乏对该种上课形式的合理评估,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也不知自己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更无法实现新的生成。此种课堂的所谓“充分对话”,实则是“无效对话”、“虚假对话”。

三、影响因素及对策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有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深入一线中小学课堂听课,尽量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保留详细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的记录;同时,有针对地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多方位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行為。为使研究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意义,我们还参考不同地区的小学老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为地域性对比提供更多的素材。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观点和结论:

(一)影响教学对话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学生心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之间有一个相对对应的关系,即在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会表现出属于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这种特征相对稳定。教育是引导并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启发期的选择是否恰当会极大影响教育效果,只有适合中小学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学生通常表现出以下的行为特征:

(1)课堂观察积极主动,但对于细节不够准确。

(2)意义识记逐渐显现优势。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或新颖直观的材料,并且记忆良好,但记忆比较抽象的材料就显得比较困难。

(3)抽象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这种抽象思维很多还属于“经验型”。

2.教师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辅助的对话者,又是对话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对话意图做出正确的相对独立的解读,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话方向统一性,对话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对话能否有深入结果,是由教师的两个角度决定的,一是课前通过备课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二是课堂上引导对话所使用的言语。

教师在课前对于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教学对话的关键,提高对于教学内容和文本的深度探究,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有理解和领悟后,产生个性化理解,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深入的对话,从而增强教学对话的有效性,使之成为真正的教学对话,而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

(二)英语课堂有效对话教学的实践

1.丰富导入模式,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既是对授课内容的铺路石,又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课前的各种活动中转移到本课的一个牵引。在一节课的刚开始,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2.巧妙的课堂发问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恰当合理的课堂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进行知识转化的有效途径。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好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内容丰富的语言输出,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提问中,我们应注意:

(1)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

(2)变换问题的角度,提出新颖的问题;

(3)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面向全班同学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

3.课堂提问的适当留白是有效教学对话的重要因素。

问答不是教师问学生答这么简单,它包括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研究表明,学生在问题的理解方面需要时间,因此教师在发问后要进行等候,适当留白,给学生少许思考时间。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鼓励他们继续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即使他们的答案有误。在回答完毕后,教师应有稍微的停顿或诸如“anymore”之类的提示,确保学生将话说完。

4.讨论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升华。

前面提到有老师在课堂里使用讨论的教学对话的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形式是当下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群体对话方法。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思维进行碰撞,并形成一种相互启示、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激励模式。在小组讨论或互动中,教师不但要担任一个组织者,还要参与到学生讨论和活动当中,成为一个参与者。教师的适当介入与积极反馈不仅能帮助解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问题,促进交际进行下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能激励学生与教师进行意义协商,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实现有效的教学对话。

四、结语

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对话,营造积极学习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展开平等的面对面的对话,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探究兴趣,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学习。我们希望教师可以关注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利用综合手段和方法,真正将课堂对话变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建军.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学评语[J].中国人民教师,2009.

[4]李远琴.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

[5]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1.

[6]聂荣鑫.与文本对话:提高學生阅读能力新途径[J].学科教育,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